當前,巴彥淖爾正傾力打造“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引領農牧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提升地區發展潛力和品牌核心競爭力。
產品品牌實現綠色化
想把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按嚴格的技術規范生產出的優質特色產品賣出好價錢,品牌的培育至關重要。為此,應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打造好“天賦河套”這一公用品牌,涵蓋整合糧油、蔬菜等主導產業和瓜果、畜禽等特色產業的優質農產品品牌,促進品牌市場影響力持續提升。二是依托河套平原資源優勢,遵循質量求生存、質量求信譽的市場宗旨,把產品質量視為企業的生命,把品牌視為靈魂,嚴格按照國家質量標準,形成一套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并確保向顧客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一流的服務。三是培育一批優質產品。將綠色有機做成巴彥淖爾農產品的基本品質,全面推進標準化建設,嚴格執行 “四有五統一”(有牌子、有田間生產檔案、有生產技術標準、有專人指導,統一育苗、統一農資供應、統一生產標準、統一訂單收購、統一品牌銷售)制度,有效提升農產品品質。
生產過程實現綠色化
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推進化肥、農藥減量,發展種養結合和生態養殖,既有利于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又有利于減輕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一是推進畜禽生態養殖。發展“南繁北育”等養殖模式,擴大牧草和飼料作物種植面積,建立畜禽養殖循環經濟示范片。二是發展循環生態農業。推廣高效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每個產業基地配套建設禽畜養殖區,實現畜禽糞便資源綜合利用。三是推廣綠色生產技術。推廣應用管道輸水、微噴灌和水肥一體化等先進灌溉技術。嚴格控制化肥使用量,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實施秸稈還田、食用菌生產廢料還田,增加有機肥或長效肥使用量,利用腐植質保持土壤肥力,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推廣高效低毒農藥防治病蟲害技術,加強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提高預報準確率,做精準預報、精準施藥。推廣有益天敵或機械除草方法,配套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農作物害蟲性誘、食誘、光誘、色誘等物理防治技術。應用無人機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
生產基地實現綠色化
發展綠色農業須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應堅持全域統籌,推進全域生態環境治理,加強森林植被建設,為發展綠色農業提供生態屏障。
加強水環境治理,開工建設一批水環境治理項目,包括污水處理廠(站)、配套管網等,拆除關閉、異地遷建、綜合治理一批畜禽養殖企業,完成區域水土環境綜合治理。
推進機制創新
農業要實現轉型升級、綠色發展,關鍵是構建起有利于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耕地輪作草原休牧等制度,對農牧民給予相應資金補助。建立生產激勵機制,促進水權交易,調動生產節水積極性。深化農地產權制度改革,鼓勵生產者進行耕地地力建設等長期投資。建立第三方治理機制,實行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為農牧民提供社會化服務。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倒逼農業生產者采用標準化生產方式,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引領作用。
綠色農業生產成本明顯提高,要讓生產者有發展綠色農業的積極性,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從實踐來看,培育農產品品牌、為產品貼上生態標簽是主要路徑。在“互聯網+”時代,培育品牌意識,實現農牧民和超市直接對接,增強消費者信心,更加方便快捷。注重規模引領,采用嚴格的生產技術和操作規程,發揮規模化經營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各類途徑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培育規模綠色發展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牧場,使其成為推動全市農牧業綠色發展的中堅力量。
推進科技創新
現代綠色農業是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以現代投入品為基礎的集約農業。科技的支撐,使農業綠色化與農業現代化有機統一。
應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擴大測土配方施肥的應用,實現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全覆蓋。建立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推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技術,規范引導畜禽養殖場做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開展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
應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作為農業創新的主攻方向。改革品種審定辦法和評價標準,引導科研人員按照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方向培育新品種。加大緩控釋肥等新型肥料、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研發和推廣力度,推廣水肥一體化、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為實現化肥和農藥零增長提供技術支撐。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農產品產地污染治理修復等實用技術研發力度。加強農業節水灌溉新模式的研究,建立健全農業節水技術體系,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推進理念創新
農業綠色發展是個系統工程,既涉及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市場營銷,也涉及產村相融、農旅結合和成片推進。必須立足地區實際,做好總體規劃設計。圍繞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培育特色產業為抓手,依托產業疊加文化、旅游等功能,促進生產、消費、體驗互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打破行政區劃,推動產業基地建設和產業集群發展,形成超大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根據社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的發展趨勢,應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作為農業發展的優先目標,把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人們提供休閑觀光目的地作為農業發展的時代使命。樹立大食物、大農業的理念,樹立農業多功能的理念,既注重農業的農產品提供功能,還要注重發揮農業的文化傳承、休閑觀光、生態涵養等功能,把巴彥淖爾的綠水青山變成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樹立統籌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理念,大力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加強跨區域、跨行業戰略合作,為農業調結構、轉方式提供更大發展空間。
(作者單位:青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