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間的指針走進春天,發展的希望在杭后大地強勁生長時,杭后人不待揚鞭自奮蹄、鉚足干勁開好局,傾力落實“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扭住項目干”的工作要求,將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牛鼻子,集中精力盯進度、一門心思抓開工、全力以赴促投產,多處基礎設施正加快推進,工業、農業、民生等一批重大項目火熱建設,項目建設遍地開花,招商引資工作多措并舉,杭后正向著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在陜壩鎮春光路南,投資4.07億元的文化體育產業園區和康養園區建設項目分別于3月28日和3月31日開工建設,項目建設包括市民的圖書、文化、休閑健身文體綜合場館和綜合養老服務場所、旗醫院搬遷再建。3月30日,又一個事關民生的項目開工,一所9年一貫制的學校——晨豐學校舉行了開工剪彩儀式,該項目掀開了杭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各個項目圍繞強弱項、補短板、促提升的主題,件件事關民生福祉,個個都是利民實事。
隨著陜壩鎮北繞城路的拓寬建設啟動,投資近2億元的杭后2022年農村公路及危橋改造建設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擂響農村交通基礎設建設戰鼓。今年該旗農村路橋建設項目計劃新建和續建農村公路210公里,危橋改造30座,將全面提升農村公路的通暢程度,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以交通先行助推鄉村振興。同時,農田水利、林業生態建設等改善農村基礎設施項目也在緊鑼密鼓施工中,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多項目建設帶來的民生福祉。
今年,杭后積極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項目為王、城鄉融合、民生至上、黨建引領”24字發展理念,立足當地實際,充分挖掘資源,積極開拓拼搏,把項目建設作為推進全旗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抓手,有力做實項目建設要素保障支撐,團結鎮、雙廟鎮、二道橋鎮等數個涉農的農業綜合生產、加工、物流、倉儲的現代農業生產園區在2月底開工,這些投資額度大、輻射帶動強、社會效益好的重大項目紛紛在各鎮落地建設,為杭后經濟發展賦予新動能。
為充分發揮工業經濟項目對穩投資、促發展的硬支撐作用,4月8日,作為自治區現場開復工項目之一的杭后現代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園和內蒙古“陜壩味道”食品產業園兩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這也標志著杭后項目建設工作按下了加速鍵,體現了杭后旗委、政府“項目為王”新發展理念的決策部署。內蒙古“陜壩味道”食品產業園的開工,標志著該旗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邁出了轉型升級的重要步伐,基本形成空間布局合理、集聚效應顯著和產品種類鮮明的發展格局,未來將打造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生產加工企業,形成食品產業集群,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每一個重大項目,都是營商環境和發展速度的試金石。項目建設快馬加鞭,離不開政府的保駕護航。今年以來,杭后全力做好項目建設“后半篇文章”,制定出臺各項優化項目建設營商環境措施,簡化辦事流程,為各項目的發展提供政策保證,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讓項目引進來、穩得住,不斷提高人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撐起了“跳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