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電”工程是推進環境治理、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舉措,更是一項讓群眾清潔取暖,提高生活品質的惠民工程。為堅決打贏打好“藍天保衛戰”,建設生態宜居美麗臨河,近年來,臨河區按照政府主導、群眾主體、企業參與的思路,實施城郊村采暖“煤改電”工程。
提到村里大家都在用的蓄熱式電鍋爐,家住城關鎮增光村五組的丁翠蓮豎起大拇指止不住地夸贊。去年她家也安裝了蓄熱式電鍋爐,整個冬天下來電費只花了1600多元,家里又暖和又干凈。兒子家和她家房屋面積差不多大,但沒有安裝蓄熱式電鍋爐,去年用了3噸多的煤炭,每天還得提炭、倒灰,打掃起來費時費力不說供暖效果也不好。數九天時候,兒子兒媳只能帶上孫子到她家住。“這個蓄熱式電鍋爐特別好,又省錢又方便,關鍵比燒炭還暖和,安裝的時候政府還有補貼,今年我兒子也報名了,工人這幾天已經來家里測量過,馬上就能安上了。”丁翠蓮說。
蓄熱式電鍋爐設備廠家負責人孫赫向筆者介紹:“每晚6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是0.165元的谷時段電價,蓄熱式電鍋爐會在電費消耗較低的谷時段開啟加熱模式,從而達到減少電耗降低費用的目的,為村民帶來安全、耐用、全自動的省錢供熱方式。”
一走進村民尚君林家,他就笑呵呵地拿出自己去年冬天記錄的電表數值給筆者看。“去年安上了這個‘煤改電’設備,一開始還擔心會不會太費電,我就每天打開電表箱把電表數記下來,結果一冬天才花了1700多元,比自己燒炭便宜不少,還能自己設置溫度,只要室內低于21度,循環泵就自動啟動,家里一點兒也不冷。”
臨河區供熱供氣物業服務中心供熱燃氣辦主任張永泉說:“自今年3月份起,我們通過組織相關鄉鎮、農場及東環、鐵南、西環等街道辦事處進行‘煤改電’確村確戶統計,首批設備安裝已于4月20日開啟,預計9月30日前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工作。每戶按100平方米住房計算,安裝蓄熱電鍋爐每戶費運15000元,村民只需自籌3000元。”
據悉,臨河區2022年城郊村采暖“煤改電”工程計劃改造7901戶,投資概算1.47億元,其中財政補貼約1.18億元,群眾自籌約0.29億元。該項工程建設期為2021年—2022年,主要覆蓋范圍:東至八一鄉聯豐村、雙河鎮新榮村,南至沿黃公路,西至城關鎮、雙河鎮西邊界及干召廟鎮民豐村、永豐村,北至繞城線以北2.5公里,總投資概算1.86億元,計劃總改造10072戶。涉及城關鎮、曙光鄉、雙河鎮、八一鄉、干召廟鎮、臨河農場及狼山鎮富強五組共計7個鄉鎮、36個行政村、288個自然村和建成區的部分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