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阿姨,過年好!您對照我剛發的‘幸福清單’,看看這幾個月的低保救助金、電價補貼、物價補貼、采暖補貼、一次性生活補貼錢都發放到位沒?”
1月25日,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東風路街道芳汀花園小區的趙阿姨接到社區民政專干的電話。
趙阿姨打開微信,只見“幸福清單”上面詳細羅列了她2022年享受的低保救助、電價補貼、采暖補貼和一次性生活補貼等各項補貼,在逐項核對過后,趙阿姨高興地回復:“一分不少,謝謝你們!”
春節期間,為保障困難群眾度過一個祥和的春節,我區大力開展困難群眾關愛幫扶八項行動,為社會救助對象發送電子或紙質“幸福清單”,讓困難群眾明明白白地享受各項補貼,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同時,集中開展城鄉低保、特困對象,以及困難老年人、殘疾人、重病重殘單人戶和低保邊緣人口等困難群眾摸底排查,建立需求臺賬,落實幫扶措施。2023年春節前,我區154.3萬低保對象、9.6萬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救助資金全部發放到位,讓160余萬名困難群眾開心過大年。
春節前,各盟市因地制宜,關懷關愛困難群眾。鄂爾多斯市民政局以嘎查村社區、單元樓棟、網格小組為基礎,工作人員通過上門入戶、電話聯系、微信群聊等方式,摸排聯系低保、特困人員和低收入人口、空巢獨居老年人、困境兒童等困難群眾,確定“一對一”幫扶聯系人,確保出現突發狀況時能得到及時處置,持續解決困難群眾實際需求。烏蘭察布市簡化辦理流程,按照“特事特辦、先行納入”原則,對新申請低保、特困人員視情況適度簡化救助程序,建立“綠色通道”,積極推行社會救助全流程線上辦理,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低保申請、認定、審核確認無紙化,加快辦理速度。巴彥淖爾市各旗縣區將2023年1、2月各類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全部發放到位,還及時為1萬多戶城市低保家庭發放冬季取暖補貼近500萬元,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對兩節期間申請低保、特困救助的困難群眾,優化辦理程序,縮短辦理時限,將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保障范圍。通遼市扎實做好低保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對符合低保條件的生活困難家庭,及時納入低保范圍,同時執行好“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殘單人戶納入”“剛性支出合理扣減”等具體舉措。興安盟要求盟、旗、鎮三級面向社會公布社會救助服務熱線電話,落實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值守制度,同時健全完善主動發現機制,主動發現元旦春節期間臨時遇困群眾,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確保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有效救助。錫林郭勒盟堅持儲備足額、使用規范、救急救難、發放及時的原則,在全盟每個蘇木鄉鎮(街道辦事處)儲備2萬元備用金,用于對遭遇突發事件的個人或家庭實施急難救助。
自治區民政廳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副主任馬俊峰介紹,春節后,我區繼續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截至目前累計實施救助3959人次,發放食品、飲水、防疫御寒等物資1249份,發放救助愛心卡、求助宣傳卡2萬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