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結合我市實際,作出如下決定。
一、緊跟習近平總書記奮進新征程,為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作貢獻
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牽掛和殷殷囑托,傳承好模范自治區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忠誠基因,緊跟習近平總書記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一)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繼承發揚模范自治區識大體、顧大局、講風格、求奉獻、有擔當的優良傳統和寶貴品質,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ǘ┥顚W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與歷次考察內蒙古和參加全國兩會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等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一以貫之、一脈相承,必須一體學習領會、整體理解把握、系統謀劃推進,深刻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對各族人民的關心厚愛,深刻領會蘊含其中的政治要求、方向要求、實踐要求,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
(三)更加由衷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加強研究闡釋、宣傳宣講和學習培訓,營造廣泛深入、延綿不斷、久久不息的濃厚氛圍。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真正明白內蒙古作為模范自治區模范就模范在聽黨的話上的深刻道理,在感黨恩聽黨話緊跟習近平總書記奮進新征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地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邊疆民族地區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興邊穩邊固邊、邊疆地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弘揚新風正氣上作模范,深植厚培忠誠維護、感恩奮進的情感之基和力量之源。
?。ㄋ模﹫远▓詻Q完成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的重大任務。建立健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任務分工、督辦落實、跟蹤問效機制,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聚焦聚力高質量完成“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協調推進高水平生態保護、高質量經濟發展、高品質人民生活、高效能社會治理、高標準黨的建設,加快打造綠色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基地、清潔能源和戰略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基地及新材料、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型冶金化工產業集群,全面建設黃河流域生態文明示范區、防沙治沙模范區、現代高效農業集聚區、產業綠色轉型先行區、鄉村振興樣板區,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確保各項重大任務條條落實、件件落地、事事見效。
二、牢記維護生態安全的“國之大者”,建設山青水秀空氣新的黃河流域生態文明示范區
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烏梁素海治理、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要要求,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修編完善各類生態建設規劃,嚴格國土空間“三區三線”管控,運用系統思維打好生態治理保護“五場攻堅戰”,把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通報的典型案例變為整改范例,7個旗縣區都爭創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市爭創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市。
(五)精心呵護烏梁素海這顆“塞外明珠”。堅持點源、面源、內源齊發力,湖里、岸上、流域統籌治,生產、生活、生態一起抓。年內完成《烏梁素海流域治理保護條例》立法,理順管理體制和行政執法機制,力爭提前完成“十四五”烏梁素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規劃項目。深入推進“四控兩化一整治”行動,實現化肥農藥農膜減量化施用、秸稈糞污資源化利用。統籌做好“漁民上岸”、增殖放流、濕地凈化等工作,推動現代農業、生態旅游、蘆葦加工等產業發展,全力爭取實施生態補水及專用通道工程,“十四五”末烏梁素海湖區水質達到Ⅳ類水平,進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六)始終如一守護黃河安瀾。堅持“十六字”治水方針和“四水四定”原則,貫徹執行黃河保護法,做好節水、治水、管水、用水、興水五篇文章,“禁、限、調、減、遷、管”綜合施策完成河道和灘區整治,加強險工險段和薄弱堤防治理,提升防凌防汛、抗災搶險綜合能力。爭取實施黃河生態廊道、生態網格化治理、河濱岸線生態修復等項目,確保黃河水Ⅱ類進Ⅱ類出。
(七)持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積極適應“雙碳”目標要求,扎實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綠色診斷結果的整改落實,確保“十四五”末“非綠即退”。完成重點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項目,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88%以上。提升農牧區生活污水處理能力,消除城鄉黑臭水體,有名有實落實河湖長制,常態化開展河湖“清四亂”行動,保護好全市湖泊濕地。整治耕地周邊污染源,強化污染地塊環境準入和風險管控。推進綠色機關、綠色家庭、綠色社區建設,推廣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三、堅決打贏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建設綠進沙退的防沙治沙模范區
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的偉大號召,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施治,創新磴口模式,闖出新時代防沙治沙新路子。
(八)精準發力治理荒漠化。扛牢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核心區和前沿陣地的使命責任,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分類施策,加快“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點工程建設,用2年時間打贏套內零星沙地殲滅戰,用5年時間將沙區林草覆被率提高到50%。優化灌區農田防護林網規劃,適度劃小防護林網格,新建高標準農田一律適用渠林路田新模式。加強國有林場建設,組建防沙治沙專家工作站和實訓基地,推動市縣兩級國有林場提標升級、爭作示范,把新華林場建設成為全國防沙治沙精品示范林場。加強與周邊盟市的區域聯防聯治,構建上下游聯動、點線面結合的生態防護網絡?!笆奈濉蹦┬略錾郴恋刂卫?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97%。大力發展有機牧草、中草藥、特色林果產業,“十四五”末新增林草產業基地15萬畝。
(九)加固草原生態底板。鞏固提升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國家試點和牧區現代化試點建設成果,嚴格落實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政策,實施水土保持與植被修復、森林草原綜合保護等工程,推動設施牧業、規模養殖和草原旅游融合發展,打擊破壞草原生態違法違規行為,促進草原自然恢復、休養生息,“十四五”末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28%。
(十)打造陰山千里綠色長城。堅持生態治理和監管保護協同發力,縱深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通報烏拉山典型案例整改,開展礦山企業尾礦庫、固廢堆場等專項整治,爭取實施陰山北麓生態綜合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溝治理項目,推廣“新能源+礦山修復+沙漠治理”等模式,健全治理保護長效機制,恢復提升陰山及山地丘陵區生態功能。
四、牢牢守好河套灌區千年基業,建設質優量足的現代高效農業集聚區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和節水產業等重要要求,堅持規?;?、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圍繞“地、水、種和糧、肉、奶”六個重點,持續擴大數量、提高質量、增加產量,讓“國家優質農產品主產區”實至名歸。
(十一)千方百計提高糧食產量。按照“穩糧、優經、強設施、擴飼草”的種植業結構調整思路,優化農牧業區域布局和生產結構,全力推進強農惠農“九大工程”,加快整灌區推進高標準農田國家試點工程建設,推動鹽堿地改良改造和綜合利用,積極爭取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后備耕地開發等項目,利用5年左右時間把全市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集中連片、穩產高產、節水高效的高標準農田,“十四五”末糧食產量力爭100億斤。
?。ㄊ巹撊珖涣鬓r高區。實施國家農高區建設三年行動,按照“全域農高區化、產業全鏈條化”和“集合力量、集成創新、集約發展、集聚成勢”的思路,依托院士專家工作站、創新中心、科技小院,加快推進“五個十”重點任務,加大糧種、畜種、耐鹽堿作物等研發選育力度,推廣種養殖機械、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適用技術,每年至少建設100個科技示范基地,形成“龍頭帶動、一區多園、遍地開花”的發展格局。延伸“三羊”、糧油、乳肉、籽仁、果蔬、中藥材等產業鏈條,推動更多優質農畜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地理標志、“蒙”字標認證,讓河套農產品暢銷全國、走向全球。
(十三)堅決打贏農業節水增效攻堅戰。工程節水、農藝節水、管理節水多管齊下、一體發力,大力推廣引黃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節水技術,錨定定額管理、水價改革、體制更新、精準計量等核心目標展開沖刺攻堅,堅決整治大水漫灌。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科學壓減秋澆面積,培育引進高產抗旱品種,大力推廣種植向日葵、小雜糧、西甜瓜、飼草、中藥材等低耗水作物。用好節水獎勵基金,大力發展節水產業,推進農業節水指標在區域、產業間交易循環使用,為生態治理、產業發展留出更多空間,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十四五”末實現節水能力5億立方米。
(十四)科學精準分水調水。深化河套灌區水利發展中心體制機制改革,優化職能職責。嚴格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將全市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全部分解到鎮村。積極爭取國家水網建設重點骨干項目,推進國家數字孿生灌區試點建設,加快實施“十四五”河套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盟市間水權轉讓二期等工程,引導國有企業、社會資本、村集體、農牧民參與工程建設和后期管護,形成項目帶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兩手發力提高灌區精細化信息化管理運行水平。
五、堅持綠色發展必由之路,建設低碳高效的產業綠色轉型先行區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積極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等重要要求,構建起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力爭經濟總量早日突破2000億元。
(十五)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堅持把新能源產業作為趕超崛起的突破口和增長極,加快實施新能源倍增行動,加強新能源大基地、裝備制造基地和電力外送通道建設,拓展應用場景,提升消納能力,加快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新能源基地、上海廟特高壓160萬千瓦風電、太陽溝抽水蓄能電站、火電靈活性改造消納新能源等項目建設,“十四五”末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500萬千瓦以上。
(十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鐵、銅、鋅、硅、石墨等資源保護性開發、高質化利用、規范化管理,通過節能技改、項目延伸、上市融資等方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健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機制,支持國有企業以獨立投資、合作投資、要素入股等多種方式參與能源和戰略資源項目建設,為全市經濟發展積攢家底、提供支撐。
(十七)激發工業園區新活力。制定實施《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深化“五個大起底”行動,促進資源高效利用。推動新上項目向園區集中集聚,降低園區和企業單位產值能耗、水耗強度,提高畝均投入和產出能力。加大綠色企業、綠色礦山、綠色園區創建力度,推動園區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六、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的鄉村振興樣板區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促進脫貧縣加快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等重要要求,推動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十八)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揮駐村工作隊、科技特派員幫扶作用,深化京蒙協作交流機制,提高協作平臺的綜合效用,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果。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深入開展科技、醫療、教育、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十九)大力推進產業振興。密切農企利益聯結,積極推進“三變”改革,培育壯大家庭農牧場、農牧民合作社等產業化新型經營主體和村集體經濟,深入實施“十強鎮百強村千強戶”示范創建活動,加快建設小麥、向日葵、番茄、肉牛、奶業等優勢特色農畜產品產業帶,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渠道,以產業振興帶動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
(二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運用“千萬工程”的理念方法和經驗啟示,編制鄉村發展中長期規劃,推進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做好戶廁改造維護、生活污水處理、村莊綠化、庭院美化等工作,配套完善道路、通訊、物流網點等基礎設施?!笆奈濉蹦┬姓迳罾者\處置覆蓋率達到90%以上、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統籌抓好公共服務配套、鄉村社會治理、精神文明創建等工作,培育發展鄉村旅游、康養休閑、農事體驗、庭院經濟等新業態,推動田園變公園、農區變景區。
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繼續建設模范自治區等重要要求,依法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二十一)緊緊圍繞毫不偏離工作主線。始終牢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都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這條主線,做任何工作、辦任何事情都要堅決貫徹、充分體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要求,做到既“管肚子”又“管腦子”。
(二十二)建設守望相助的共有精神家園。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屯墾戍邊、河套灌區建設等歷史中蘊藏的民族團結基因,打造、傳播和推廣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社會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二十三)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圍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展開全面攻堅,對照示范創建評價指標和驗收標準,細化實化創建內容、工作舉措、推進機制,創新推出一系列有形有感有效、具有地域特色的創建載體,創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
八、一體推進強邊安邊固邊富邊睦邊,打造堅不可摧的八百里亮麗邊防線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為黨和人民守好邊、固好防等重要要求,持續推進興邊富民,促進邊境繁榮發展、邊民團結幸福、邊防安全穩固。
?。ǘ模﹫詻Q有力守邊固防。深化黨政軍警民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機制,加快落實“水電路訊”基礎設施軍地一體化建設三年行動,加強“數字邊防”“智慧邊防”建設,構建“人網合一”的新型護邊體系,維護邊境地區安全穩定。深入實施固邊興邊富民行動,因地制宜支持少數民族聚集區和邊境旗發展民族手工藝、戈壁紅駝、蒙古馬、二狼山白絨山羊、奶制品等特色產業。嚴格落實差異化和精準化補貼政策、邊民補助增長機制,著力解決邊境人口“空心化”問題。鞏固拓展一校、一隊、一車、一戶、一業“五個一”強邊固防特色載體,凝聚起黨政軍警民齊心協力守邊疆的強大合力。
(二十五)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強總體國家安全觀宣傳教育,深化嚴打暴恐專項行動,堅決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健全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推進“雪亮工程”向基層覆蓋延伸,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建設平安法治巴彥淖爾。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推廣信訪代辦制,健全完善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妥善處理和化解信訪矛盾。深刻汲取重大安全事故教訓,統籌抓好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生產,穩妥化解政府債務、金融機構、房地產等風險隱患,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九、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建設邊腹互動的向北開放重要戰略支點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等重要要求,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構建口岸帶動、腹地支撐、邊腹互動、區域協作的開發開放新格局。
?。ǘ┙ㄔO綠色智能口岸。編制實施甘其毛都高質量發展規劃、物流樞紐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完善甘其毛都鎮供水供電、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加強鎮容鎮貌環境整治,提升對外開放窗口形象。加快海關物流監管區、吊裝場、中蒙跨境鐵路、入境重載公路拓寬、口岸大橋、聯檢大樓升級改造等項目建設,推動AGV無人駕駛跨境運輸擴量提速增效,增強口岸承載能力和集疏運能力,全年過貨量達到3000萬噸。加強邊腹互動,進口煤銅資源落地加工轉化率提高到一半以上,爭創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向北開放的重要戰略支點。
(二十七)保持全區外貿領跑位置。加快烏拉特后旗國際陸港建設,支持“烏拉特后旗號”中歐班列常態化運行,大幅增加開行班次。拓展番茄、籽仁、脫水菜三個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服務功能,做大做強B型保稅物流園區,建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增加對外貿易種類和范圍,以全方位開放引領帶動金融商貿、倉儲物流、交通運輸、跨境電商等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
(二十八)優化環境全員招商。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一網通管”“一網通辦”水平,接續打出減負松綁組合拳,全面營造尊商親商、安商便商的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交流,深化與黃河流域城市的區域協作,主動融入呼包鄂經濟圈,常態化舉辦農業高新技術成果博覽會和內蒙古西部國際商貿展洽會,展示宣介巴彥淖爾優質特色產品。圍繞“兩個基地、四個集群”和12條重點產業鏈大抓招商引資,壓實領導包聯、部門聯動、全員招商責任,開展招商引資“揭榜掛帥”活動,嚴格兌現獎勵,按月按季抓調度,推動更多項目落地,為穩增長提供支撐。
十、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建設邊疆民族地區共同富裕的幸福家園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邊疆民族地區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隊等重要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讓各族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
(二十九)持續增加人民收入。深入落實就業優先政策,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群體就業,加強困難人員就業兜底幫扶,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健全工資合理增長和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動態做好“清欠”工作。通過以工代賑、發展特色產業、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空心村”宅基地整治、土地增減掛鉤交易等方式,多渠道增加農牧民收入。
(三十)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加快建設教育強市,實施教育振興三年行動計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入開展健康巴彥淖爾行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成投用,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資源。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提高城市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服務水平,建設現代化生態田園城市。
(三十一)兜好兜牢民生底線。精準落實各項救助政策,強化社會救助、醫療救助、低保和困難家庭兜底幫扶措施,保障留守兒童、婦女、老人和困難群眾、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基本生活。啟動全民參保三年攻堅行動,穩步提高基本養老覆蓋率和醫療保險參保率,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
十一、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樹立可信可親可愛的巴彥淖爾新形象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不斷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等重要要求,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全方位展示巴彥淖爾人民忠誠勇敢、包容厚道、淳樸善良的優秀品質。
(三十二)匯聚巴彥淖爾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大力弘揚“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和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的“三北精神”,充分挖掘巴彥淖爾防沙治沙、兵團屯墾、開挖總干渠總排干等團結奮斗基因,大力選樹和宣傳“巴彥淖爾楷?!薄鞍蛷┠谞栕蠲廊宋铩薄鞍蛷┠谞柡萌恕?,提振全市上下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感恩回報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殷殷重托。
(三十三)講好新時代巴彥淖爾故事。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推動烏蘭牧騎事業健康發展,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全面發展。總結提煉黨領導巴彥淖爾革命、建設、改革、發展進程中蘊含的歷史底蘊和人文精神,創作推出一批藝術精品力作。主動加強與中央、自治區主要媒體的溝通交流,全方位宣傳展示巴彥淖爾的自然生態、人文歷史、物產民風,提升地區知名度和影響力。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加強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和基礎設施配套,把烏梁素海、新華林場、烏蘭布和沙漠、三盛公水利樞紐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生態文明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學基地、旅游觀光基地。深入開展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升全社會文明程度,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十二、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以學正風等重要要求,強黨建、轉作風、抓落實,為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落實提供堅強保障。
(三十四)高標準開展主題教育。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推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取得新成效。
(三十五)錘煉過硬工作作風。大興務實之風,推動各項工作“規范、精減、提速”,著力解決“三多三少三慢”問題。弘揚清廉之風,持續糾治“四風”,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建設清廉文化主題公園和廉政教育基地,倡樹新時代廉潔文化,一體推進“三不腐”,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養成儉樸之風,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以儉修身、以儉興業、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以新風正氣取信于民。
(三十六)鍛造堅強戰斗堡壘。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深化擔當作為、狠抓落實“五大行動”和“干事創業好班子、擔當作為好干部”評選活動,拓展市縣鄉村組五級黨建特色載體,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奮力書寫巴彥淖爾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為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