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巴彥淖爾烏梁素海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囑咐我們要守護好這顆“塞外明珠”,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山青、水秀、空氣新的美麗家園。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巴彥淖爾各族干部群眾長遠福祉的深情牽掛,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瞻遠矚和深謀遠慮。我們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自覺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厚愛轉化為美麗中國建設的生動實踐,以實際行動進一步筑牢子孫后代永續發展的生態根基。
堅持思想領航
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內蒙古必須牢記的“國之大者”的重要要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恪守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的理念,不斷創建更多美麗中國建設的巴彥淖爾范例。完整準確全面領悟思想內涵。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專題研討、舉辦讀書班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十個堅持”的核心要義,深刻領會蘊含其中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與發展、環境與民生等道理哲理,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理論內涵、堅實哲學基礎、深厚人民情懷、深遠實踐價值,矢志不渝肩負起、履行好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責任。堅決貫徹落實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巴彥淖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今年考察時又賦予巴彥淖爾久久為功治理烏梁素海、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和節水產業、守護好河套灌區千年基業、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等使命任務。我們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學細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內蒙古、巴彥淖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一體學習領會、整體理解把握、系統謀劃推進。全面把牢政治要求、方向要求、實踐要求,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巴彥淖爾落地生根、見行見效,努力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西部大開發、“三北”工程等國家重大戰略中彰顯巴彥淖爾擔當。全面深化細化轉化。立足巴彥淖爾生態要素齊全、生態地位重要的實際,始終把生態治理與保護挺在最前,用好用活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立場觀點、思維方法、路徑措施,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確保境內黃河歲歲安瀾、烏蘭布和沙漠披綠生金、河套平原五谷豐登、烏拉特草原植被蓋度持續增加、烏梁素海生物多樣性明顯改善,以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實際成效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突出治理重點
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處理好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的重要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系統治理的同時突出重點、靶向發力、精準聚焦,以點帶面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堅決守護好母親河。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統籌做好護水、治水、興水文章,采取“禁、限、調、減、遷、管”綜合措施加強河道和灘區治理,守護好河套灌區這個千年基業,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現代化區域水網,確保黃河巴彥淖爾段長久安瀾,黃河水Ⅱ類進Ⅱ類出,讓黃河成為造福沿岸人民的幸福河。久久為功治理好烏梁素海。深化以控肥、控藥、控水、控膜和秸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為重點的“四控兩化”行動,加快推進漁民上岸、濕地凈化、生態補水等工作,點源、面源、內源齊發力,湖里、岸上、流域統籌治,生態、生產、生活一起抓,確保“十四五”末烏梁素海湖區水質達到Ⅳ類,永葆“塞外明珠”大澤風采。當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的排頭兵。扛牢攻堅戰核心區和前沿陣地使命任務,創新推行新時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加大沙棗、梭梭、檸條等節水耐旱樹種、草種研發培育力度,推廣荒漠原生樹種造林、網格壓沙造林、高壓水打孔造林、冷藏苗避風造林等技術,加強防沙治沙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構建林草網格鎖沙、河套平原防風、湖泊濕地涵水的防護網絡,力爭2年時間打贏套內零星沙地殲滅戰,5年時間使沙區林草覆蓋率提高到50%以上,進一步夯實“綠進沙退”態勢,努力建設新時代防沙治沙模范區。深入開展農業節水增效行動。大力推廣引黃滴灌水肥一體化和高效節水技術,工程節水、農藝節水、管理節水多管齊下,水權、水價、水組織改革一體推進,錨定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秋澆壓減、數字孿生、精準計量等核心目標展開攻堅,全面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拓寬轉化路徑
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黨中央對內蒙古自治區的戰略定位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關于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的重要要求,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進一步拓寬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路徑,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共贏。把河套平原作為阻止三大沙漠“牽手”的堅固屏障。結合整灌區推進高標準農田國家試點工程,整體提升鹽堿地改造和綜合利用水平,全面構建渠林路田配套的生態防護網格。高標準建設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積極發展沙區有機奶業、名貴中藥材種植等特色沙產業,讓“沙害”變“沙金”、“沙窩”變“金窩”。把新能源產業作為綠色轉型的強勁引擎。利用好豐富的風光熱資源,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推動烏蘭布和沙漠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建成投產,開辟“板上產‘綠電’制‘綠氫’、板間長綠草養畜禽、板下變綠洲生‘綠金’”的融合發展新賽道,構建集能源開發、新材料生產、裝備制造、運維服務、場景應用、外送消納于一體的風光氫儲全鏈條產業集群,為點亮萬家燈火源源不斷輸送“綠電”。把優美的生態畫卷作為永續發展的根本。培育壯大觀光農業、穿沙越野、陰山探險、黃河攬勝等沉浸式文旅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綠水青山美景常駐、澤被子孫,讓“金山銀山”成色更足、富裕百姓。
強化統籌聯動
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系統觀念的重要要求,堅持治標治本相貫通、當前長遠相結合,因時因地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質效。堅持要素聯動。持續鞏固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護山、節水、造林、改田、保湖、增草、治沙協同推進,培育健康穩定、功能完備的生態系統。堅持部門聯動。統籌整合各領域資源力量,優化資金投入和項目實施,形成既各司其職又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加快推進“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草原休養生息、湖泊濕地保護、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等重點生態工程。堅持政策聯動。打好立法執法司法、國土空間管控、產業項目招商、生態產品交易、科技平臺搭建、專業人才培養等政策組合拳,為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提供全面充分的要素保障,不斷鞏固提升生態治理成效。堅持城鄉區域聯動。深入實施城市更新和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全面加強大氣治理、垃圾回收、污水處理、村屯綠化美化等工作,實現山水、城鎮、鄉村、田園美美與共。打破行政區域界限,以山脈、河流、湖泊等完整的生態圈為單元,逐步推行生態環境保護跨地域聯建聯防聯治,推進機制、規則、標準、核算相統一,形成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生動局面。
加強黨的領導
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要求,加強領導、統籌規劃、多措并舉、精準發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壓實主體責任。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列入各級黨委重要議事日程,建立覆蓋全面、權責一致、獎懲分明、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堅持把制度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加快推動深度節水、烏梁素海治理等重點領域立法工作,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科學化、法治化水平,以最嚴格的制度和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創新黨建方式。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推行市直部門公開述職、旗縣區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比評、蘇木鄉鎮鄉村振興擂臺大比武、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村民小組五人工作法等抓黨建特色載體,持續開展“干事創業好班子、擔當作為好干部”評選活動,通過考核結果運用,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切實當好綠水青山的守護者、綠色發展的踐行者、生態文明的建設者。建設過硬隊伍。大力傳承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深化拓展以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為主題的干部能力提升、紀律作風整治、工作機制優化、發展合力集聚、營商環境攻堅“五大行動”,鍥而不舍推進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以廣大黨員干部的擔當作為,凝聚起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全員攻堅生態難題的磅礴力量,努力把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構筑得牢不可破、堅不可摧。
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巴彥淖爾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吹響新時代向沙漠進軍的沖鋒號,奮力譜寫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新時代篇章,建設好山青、水秀、空氣新的美麗巴彥淖爾,以實際行動為祖國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貢獻力量。
(作者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委書記 轉自2023年第9期《黨建》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