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從高空飛過,俯瞰臨河區新華鎮哈達村,一組組光伏發電板建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草魚偶爾躍出水面,三五村民在陰涼地圍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畫卷悄然展開。但誰曾想幾年前這里還是無人問津的鹽堿地,如今,隨著漁牧光一體化項目落地,這里成了村民眼中的“香餑餑”。
“漁牧光一體化項目就是在魚塘水面上方架設光伏板發電,在光伏板下方水域發展水產養殖。我們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水產養殖,一方面可以獲得養殖收益和光伏發電的收益,另一方面太陽能面板還能給魚塘遮陽、降低水面溫度、減少水分蒸發,降低因為水溫過高導致魚死亡的概率。”哈達村黨支部書記朱明明介紹說。
漁牧光一體化項目區
今年以來,新華鎮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積極推行“三帶三聯動”工作模式,努力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在哈達村試點發展“集體漁業經濟”,村“兩委”成員帶資入股,投資2.5萬元將2000余斤草魚放入魚塘,示范帶動更多村民主動加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引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新華鎮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合理利用地域優勢,招商引資2億元(項目已入統1.5704億元),分別在勝豐村一、二組和哈達村二、七組建立占地面積達1267畝的“漁牧光一體化”光伏項目,不僅提升了清潔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能力,還實現“板上發電、板下養殖”協同增效,助力節能減排,推動“五大任務”落地落實落細。
“漁牧光一體化項目是我們破解產業用地難題、推動‘三農’融合發展、統籌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民生需求保障和農民增收增產的重大項目,具有體量大、建設速度快、發電效率高、污染程度小等多重優勢,并網發電的陽光收益和水產養殖的經濟收益可以由村集體和村民共享。下一步,我們將在努力推進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做好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的大文章。”新華鎮黨委書記甄來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