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track>

      1. <video id="7tjqz"></video><u id="7tjqz"></u>

        <acronym id="7tjqz"></acronym>
        1. <input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input>
        2. 當前位置:首頁 >  鄉村振興
          豐收節里,說不完的豐收故事
          發布時間:2023-09-25 10:47:01 記者:楊青 希吉樂 周悅 楊曉軍 文/圖 編輯:雷麗娜 來源:巴彥淖爾日報

            今年9月23日是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以來,我市以深化農村牧區改革為驅動,全面開創農牧業強、農牧區美、農牧民富的新局面,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牧業基礎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農牧民收入明顯提高,農牧民生活顯著改善。眼下,正值豐收好時節,我們一起聽聽農牧民講述自己的豐收故事。

          0923003_002_01_s (1).jpg

          采摘忙


          鹽堿地里養出南美白對蝦


            9月20日,記者在烏拉特前旗西小召鎮復勝村蓄源種養殖合作社看到,西小召鎮復勝村南美白對蝦養殖示范區迎來豐收季,殼薄體肥、肉質鮮美的南美白對蝦搶鮮上市。走進蓄源種養殖合作社,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起網收蝦。伴隨著一條條地籠被拖出水面,只見網中的南美白對蝦個個體形飽滿、活蹦亂跳。“我從小就在這兒長大,從來沒吃過本地海鮮,沒想到如今能吃到家鄉的海鮮。”慕名而來的市民張女士感慨地說。

            合作社負責人郝慶平介紹,通過在池塘里搭建小型溫棚養殖南美白對蝦,是今年他從外地學的養殖模式。這是一種以淺層地表水作為水源,合理利用低鹽度水體、全程增氧的集約化封閉式設施漁業養殖模式,雖然投資較大,但養殖周期短、收益高,可實施多茬南美白對蝦養殖。

            “這塊鹽堿地挺適合養殖南美白對蝦,今年在水產站的幫助下,我建了兩個棚,加上設備總共投入5萬多元。小棚養殖在江蘇南通、如東這些地方很多,每棚產南美白對蝦1000多斤、2000斤的都有,效益非常好。今年我的示范棚養殖南美白對蝦成功的話,明年我準備擴大養殖規模。”郝慶平說。

            烏拉特前旗鹽堿地面積較大,宜漁水域眾多,利用臺田技術(即:上部分臺地進行農業種植,下部分坑塘進行水產養殖)發展小棚蝦養殖,可有效改良鹽堿地、提高農業綜合效益。郝慶平正是看中了這里得天獨厚的養殖條件,今年,有著7年水產品養殖經驗的他突破傳統養殖觀念,開啟了小棚蝦養殖技術的探索試驗。

            利用西小召鎮復勝村天然形成的“水洼地”進行鹽堿化土地特色養殖試驗示范,建成大棚南美白對蝦高密度養殖示范區。示范區主要采取外塘養殖和大棚養殖兩種模式,外塘散養螃蟹200畝左右、南美白對蝦20畝;試驗示范大棚南美白對蝦高密度養殖2畝。其中,大棚高密度南美白對蝦養殖周期為3個月,可以通過改進養殖技術,既能保證南美白對蝦品質,又能確保蝦苗生長不受天氣影響,實現錯峰上市。

            “示范區全年預計出塘量可達2.6萬斤,可實現收益104萬元。”郝國慶信心十足地說。

            

          小小雞心果帶來好收入


            瓜果飄香的季節,五原縣復興鎮慶生村雞心果示范園區內,500多畝雞心果陸續進入采摘期。一個個果型飽滿、甜脆爽口的雞心果沉甸甸地掛滿枝頭,既興了產業,也富了果農。

            一大早,在慶生村的雞心果示范園區里,紅彤彤的雞心果掛滿枝頭,猶如一串串紅瑪瑙。園區的工人們早早地忙活起來,經過采摘、篩選、包裝、運輸,銷往呼、包、鄂等地。“雞心果樹目前已經進入盛果期,畝產3000斤左右,售價5塊錢一斤,畝產毛收入能達到15000元。它的顏色特別靚麗,甜中帶酸,脆爽多汁,放到明年4、5月份都不發面。”果農董瑞香說。

          0923003_002_02_s (1).jpg

          雞心果掛滿枝頭

            2017年,董瑞香經營的久豐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在慶生村集中流轉土地550余畝,開始發展以雞心果為主的林果產業。經過不斷學習、實踐,今年,雞心果終于迎來了豐收季,已有100多畝果樹進入盛果期。

            目前,五原縣已建成雞心果示范園6個,共計2200余畝,形成了政策引導、園區引領、農民參與、科技支撐、品牌創建的發展新模式,全縣經濟林總面積也已突破2萬畝。全縣年產果品3206噸,產值達1600余萬元,走出了一條產業做強、群眾增收、環境改善、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五原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宏剛表示,下一步,五原縣要繼續抓牢經濟林產業建設,通過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加強技術培訓、優化果園管理,進一步提高果品的產量和品質,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切實增加農民收入,以經濟林產業發展帶動全面鄉村振興。

            

          玉米喜豐收 農民“甜心頭”


            近日,在杭錦后旗陜壩鎮交通村玉米單產提升工程高產區,成片的玉米陸續成熟,秸稈上的玉米顆粒飽滿。玉米產量從以前的每畝1300斤到現在的每畝2000多斤,種了一輩子地的王慧親身經歷了科技給玉米產量帶來的飛躍。特別是今年,他家的玉米種植密度達到了每畝6000株以上,徹底顛覆了每畝4500株的種植傳統,眼瞅著又迎來一個豐收年。

            “現在每畝玉米產籽最少2000斤,和品種有很大的關系,現在和過去品種不一樣,所以種植密度就比較稠。科技一年比一年發展快,產量肯定也一年比一年高。” 陜壩鎮交通村村民王慧笑著說。

            增加種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單產的有效途徑,但密植也會大大增加玉米的倒伏風險。因此,研發出耐密植玉米品種正是這項技術的關鍵。為玉米單產提升工程提供種源保障的是杭錦后旗本土的一家種子研發企業,眼下,企業的科研人員正在加快耐密玉米品種的繁育。

            內蒙古西蒙種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建華向記者介紹說:“現在正在進行選育和組配,希望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們能提供一個適合我們當地株密度直接達到6000到7000的新品種,這樣的話就可以讓玉米實現單產提升,從而推動當地玉米生產健康發展。”

            今年,杭錦后旗實施了玉米單產提升工程,涉及9個鎮1個農場,在項目區集成水肥精準調控、地力培肥、病蟲害綠色防控、抗逆栽培技術等一整套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并通過統一良種供應、統一種植模式、統一機械作業、統一水肥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控的科學管理模式提高玉米單產水平。

            

          庭院經濟有“看頭”更有“賺頭”


            近日,在烏拉特前旗烏拉山鎮沙腦包村五組,只見各家各戶房前屋后干凈整潔,特色小院亮麗雅致,瓜果飄香,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

            在王根嬋1000多平方米的果園里,不少游人穿梭其中,采摘著新鮮水果,享受回歸田園的樂趣。“我家院里有2畝多空地,以前一直種玉米,每年收入1000多元,后來看到鄰居在院里種果樹,每年能賺10000多元,去年開始我就改成果園了。今年果子熟的多,6月份就陸續有人來采摘了。”說起庭院經濟,采摘園負責人王根嬋高興不已。

            采摘園內,一株株果樹被成熟的果實壓彎了枝條,杏子、蘋果、梨、西梅、葡萄都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兒,游客們拿起剪子,拎著果籃,悠閑地漫步其中,仔細挑選著美味的水果。

            “我們和采摘園離得非常近,聽說這里開業后,第一時間帶著家人一起來采摘。這里還有別處沒有的西梅,味道也不錯,準備多買一些帶回去給家人嘗一嘗。”游客呂女士說。

            在這里不僅可以品嘗到味道鮮美的各式水果,還可以看到熟果、生果、花芽同時存在的景觀。游客們既能享受田園生活,感受休閑農業采摘的樂趣,又能看到果實的生長過程,因此,前來嘗鮮的游客絡繹不絕。

            近年來,烏拉特前旗烏拉山鎮沙腦包村因地制宜利用空閑庭院資源積極發展庭院經濟,家家戶戶在房前屋后種植了果樹,每到成熟季果實掛滿枝頭、香飄四溢,既甜了村民的心頭,也鼓了村民的口袋。“現在果園里一共種植了8種水果,杏樹一棵樹就結了100多斤,剛開園的時候采摘的人比較少,村里積極幫助宣傳和銷售,現在已經收入4000元了,收入是種大田玉米的4倍。”王根嬋高興地說。

            

          “火辣”產業別樣紅


            金秋九月,在烏拉特中旗德嶺山鎮辣椒種植基地,火紅的辣椒掛滿枝頭、陸續成熟,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誘人,辣椒種植戶們穿梭在田間地頭忙著采收,呈現一派豐收景象。

            走進興豐村辣椒種植基地,一株株鮮椒“椒”香四溢。村民們在忙碌地搶收成熟的辣椒,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這幾天是辣椒搶收的關鍵時期,村民白燕霞利用農閑時間加入摘辣椒行列,每天能采摘500多斤,可以掙200多塊錢。“和村里人一起出來采摘辣椒,既能在家門口掙錢,又不耽誤收拾家,每天勞作在田間,有說有笑心里特別快樂。”白燕霞說。

            種植辣椒具有投入小、周期短的特點,收購價也有保障。近年來,烏拉特中旗德嶺山鎮不斷在農業發展與節水之間尋求突破,積極引導廣大種植戶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廣種植更節水且效益更高的辣椒。現在,烏拉特中旗特色辣椒產業依靠絕佳的種植環境發展得如火如荼,其出產的辣椒以椒香濃烈、味道鮮美,香、脆、甜等特點深受大家喜愛,德嶺山鎮四義堂村更是因辣椒種植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榮譽稱號。

            有了良好的先天條件,德嶺山鎮干部奔赴各地招商學習。“我們到貴陽等辣椒產業成熟的地方走訪工廠,學習先進技術,從園區、辣椒加工、品牌建設規劃運營等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進行學習,為德嶺山辣椒打造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園打下基礎。”德嶺山鎮外出招商小分隊隊長李洪說。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德嶺山鎮辣椒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今年種植辣椒總畝數達2萬余畝,通過土地流轉將零散地塊進行整合,讓更多農村富余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事二三產業增加收入。同時,該鎮加大與企業的合作交流,推進辣椒訂單種植、銷售,不斷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和附加值,為農民群眾增收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0923003_002_03_s (1).jpg

          豐收繪美景


          av大片免费看中文字幕_亚洲最新无码中文字幕久久_国产一区二乱码区在线欧洲_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
        3. <track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track>

            1. <video id="7tjqz"></video><u id="7tjqz"></u>

              <acronym id="7tjqz"></acronym>
              1. <input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input>
              2.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 |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 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网友在线亚洲专区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