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聞、掃碼支付、網上政務、電子商務……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網絡已進入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網絡空間是億萬群眾共同的精神家園,讓這個家園“天朗氣清”,是全社會共同的期望。近年來,全市網信戰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網信工作決策部署以及自治區黨委、市委工作要求,統籌抓好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各項工作,努力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網信支撐。
毫不動搖堅持黨管互聯網 把握“主動權”
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于未形。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關黨的長期執政,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福祉。
全市網信戰線以推動網絡意識形態和網絡安全“兩個責任制”落細落實為抓手,不斷強化黨對網信工作的領導。
研究部署到位。市委常委會將網絡意識形態情況納入每年聽取意識形態專題匯報的重要內容,全市各級黨委(黨組)將網絡意識形態、網絡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對網信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教育培訓到位。將網絡意識形態全面納入市委黨校主體班次重點課程,累計培訓5000余人。同時,組織開展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培訓和攻防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督導檢查到位。將網絡意識形態、網絡安全工作情況納入全市年度實績考核、黨建考核、市委巡察重點內容,常態化組織開展網絡意識形態督查、網絡安全(執法)檢查。
壯大網上主流思想輿論 唱響“主旋律”
處心有道,行己有方。
隨著互聯網規模的迅速擴張,互聯網輿論陣地成熟化、多元化和可視化特征日漸凸顯。
全市網信戰線積極提升宣傳引導“三力”,鞏固壯大網上主流思想輿論。
提升宣傳引領力。統籌網宣資源開設黨的二十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專題欄目20余個,集納推送重點稿件3000余篇。統籌開展政策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為市委中心工作凝心聚力。
提升內容傳播力。市屬媒體深化融合改革,打造地區新型主流媒體。巴彥淖爾日報社年均短視頻生產力5000+,融媒體平臺總粉絲量超700萬,年全網總閱讀量和播放量超80億次。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今年推出播放量超千萬“現象級”作品12個,獲《傳媒中國》“年度融合傳播十大新媒體創新力”城市廣播電視臺榮譽。
提升地區影響力。組織開展“大國小鮮@新發展理念”“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家在黃河邊 行走345”“沿著黃河遇見海”等融媒宣傳活動,推出了一批生動展現我市發展理念、發展成效、風土人情、資源稟賦的網宣精品,巴彥淖爾“好聲音”獲得了“大流量”。
構建網絡綜合治理體系 打好“主動仗”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如何建設、完善,實現長尾效應,是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的關鍵。
全市網信戰線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提高網絡綜合治理效能。
技術管網。高標準建成網絡安全應急指揮中心,集成“5系統4專線1平臺”,全天候感知網絡輿情、網絡安全態勢,編發《網絡輿情快報》《網絡安全風險通報》858期,封堵網絡安全漏洞。
依法治網。建立屬地1204家網站、2699個新媒體賬號電子臺賬,定期巡查。深入開展“清朗”“凈網”等專項行動,全面凈化網絡生態。
積極用網。制定《巴彥淖爾市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統籌抓好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建設。全市行政村、農場寬帶覆蓋率100%,建成超2000個5G基站。市域社會治理、電子政務、水利、交通、教育、衛生等領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行政事項“網上可辦”率超90%。大力實施“萬企登云”工程,工業園區智慧云、溫明智能煤礦、蒙牛數字化車間等項目穩步推進,產業數字化步伐加快。
回首過往,成績鼓舞人心。邁步新征程,全市網信戰線將不斷凝聚網上正能量,有效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堅持推進依法治網,筑牢網絡安全屏障,切實擔負起“五大使命任務”,推動網信工作進一步向中心聚焦、向全局發力,為辦好“兩件大事”、建設現代化巴彥淖爾貢獻更大網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