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臨河區聚焦思想引領、選樹典型、為民服務,采用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基層的方式,引導廣大黨員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刻不忘感黨恩、矢志不渝聽黨話、堅定不移跟黨走,推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見真章、出實效。
強化思想引領,營造氛圍感黨恩。根據不同領域對象特點差異化設計,用好各類載體,通過理論宣講、政策解讀、故事講述等形式,將“六種載體”融入各領域日常工作和各類活動中,精準施策做好“四教融合”推進工作。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學院、鄉鎮黨校等平臺,“五人小組”工作法、“紅色直播間”等載體,用好用活“新時代講習團”“草原學習輕騎兵”“書記宣講團”“夕陽紅”黨組織等資源優勢,廣泛開展“黨組織書記講黨課”“名嘴宣講進企業”“專家學者幫解讀”等活動,用深入人心的宣講向黨員群眾講明白“五大任務”,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將“五句話”的事實和道理傳遞到基層群眾心坎里,運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講明“一本賬”、講細“一卡通”。目前,各宣講隊深入村組、社區、學校、國企、“三新”組織等領域開展政策理論宣講203場次,舉辦惠民演出等文藝活動118場次,受眾50000余人次,讓黨的聲音直達基層一線。
大力選樹典型,堅定信仰聽黨話。將“選樹先進典型、爭當排頭兵”活動貫穿“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始終。積極開展“五評”活動(評鄉村振興模范、評暖心服務模范、評立德樹人模范、評創新發展模范、評示范帶動模范)。如城投公司,開展“最美奮斗者”表彰大會,通過基層民主評選,張紅霞、馬冬、張釗銘等8名職工榮獲“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市政環境發展有限公司開展選樹紅旗班組、專業技術標兵等活動,利用企業公眾號和市、區兩級媒體廣泛宣傳王麗、楊金貴等5名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自治區“最美環衛工人”、自治區“最美職工”等榮譽的干部職工,營造了積極向上、團結拼搏、迎難而進、勇爭一流的干事創業環境。大力弘揚向上向善正能量,發揮道德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培植孕育全社會尊崇楷模、爭當楷模、學習楷模的濃厚氛圍。2023年以來,評選“巴彥淖爾楷模”9個集體,38名個人;授予46人“臨河好人”榮譽稱號;評選出15名優秀楷模,6個文明單位,1個文明鄉鎮、13個文明村,7個文明社區,17戶文明家庭,全區道德模范典型庫人數達到89人。
推動為民服務,踐行使命跟黨走。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推動各領域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真正深入基層為民辦事。進一步深化“1+N”區域化黨建,臨河區近6000名黨員通過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工作機制,認領“微心愿”、辦好“微實事”。始終將“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融入主題教育日常,堅決防止“兩張皮”。借助書記信箱、熱線平臺等平臺,通過屬地、責任部門聯動的方式,將關系群眾切身利益久拖未決的問題分類包案處理,確保群眾反映問題“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發動黨員干部、網格員、物業人員、民警、醫務人員、人民調解員等群體成立34支志愿服務隊,為孤寡、空巢老人,留守、孤困兒童提供親情陪伴、打掃衛生、健康義診、送醫送藥等服務451次,解決問題149件,辦實事433件,覆蓋5300余人次,最大限度讓群眾感受到黨的關懷溫暖,以實際行動把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不斷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