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兩個“百億工程”加速推進,多年以來遺留的“半拉子工程”和“斷頭路”,以及群眾期待已久的“卡脖子路”順利通車。
市民說
呼先生:道路四通八達,出行方便了
說起這幾年巴彥淖爾的變化,在甘其毛都口岸做生意的呼先生首先想到的是身邊的道路。“這幾年,我市公路建設四通八達,既方便又快捷。作為巴彥淖爾人,生活在這里,我覺得很幸福、很自豪。”
“以前去一趟口岸得三四個小時,現在2個小時就到了,真的太方便了。”呼先生經常往返口岸和臨河,自從國道242甘臨一級公路通車后,他每次的行程大大縮短,不僅節省時間,也節省了出行成本。
劉勇:路修好了,村民的致富路子就寬了
“早就聽說總排干堤岸公路修開了,前段時間還忍不住去現場看了看。我們跑運輸的,經常往返臨河和各旗縣鄉鎮村組,這條路修好了,對我們來說真是太方便了。”臨河城關鎮治豐村村民劉勇說。
劉勇感慨道,這條路對于老百姓來說是一條致富路,可以將村民的農副產品快捷地運出去,助力鄉村振興,是件大好事、大喜事。同時,這也是一條重要的“民生路、產業路、旅游路”。
記者探
1月10日,在總排干堤岸公路施工現場,雖然是三九天,但項目施工4個標段的施工人員不畏嚴寒,正在抓緊備料,現場一派忙碌景象。
“總排干堤岸公路全長206.655公里,總投資4.01億元。起點位于烏拉特前旗紅圪卜,沿總排干南岸布線,途經6個旗縣區,終點接于杭錦后旗省道S311,橫貫7條國省干線、12條縣道。全線采用三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4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為10米,路面寬度為7米。項目于2023年10月開工,全線設4個施工標段,預計2024年10月完工。”總排干堤岸公路建管辦綜合部部長尚龍介紹,現項目施工1、2、4標段路基挖方工作已全部完成,施工3A、3B標段已經進駐場地,馬上開始清表挖方工作,同時也在積極備料,為下一步施工作業提供有力保障。
交答卷
總排干堤岸公路施工現場
G6高速臨河出口改造項目
總排干堤岸公路4標段施工現場
記者從市交通局了解到,全市兩個“百億工程”(G0616甘烏高速總投資118億元、國道110巴彥淖爾段總投資121億元)加速推進,多年以來遺留的“半拉子工程”(國道335青山至烏根高勒段)、“斷頭路”(國道331線包巴界)、“卡脖子路”(省道213城北客運站至金川大道段、G6高速臨河出口改造項目)順利通車,全年完成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41.6億元(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下達我市固定資產投資任務36.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4%。
在建項目全力以赴抓進度。總投資55億元的G0616甘其毛都至海流圖段高速公路項目正在大干快干,年內完成投資10.8億元,初步完成新建一幅主體工程建設;總投資14.4億元的G110磴口黃河大橋和總投資25.2億元的G110黃羊木頭至磴口段公路項目開工建設,年內完成投資9.25億元。總投資6.9億元的省道215烏不浪口至新安段年內完成投資3.57億元,主體工程完工;總投資4.36億元的城北客運站至金川大道升級改造項目和總投資5500萬元的青山至烏根高勒一級一幅公路建成通車,年內完成投資4.91億元;總投資1.9億元的包銀高鐵綜合客運樞紐年內完成投資1億元,主體工程完工。
農村牧區公路加快建設,實施農村牧區公路升級改造1034公里、生命安全防護工程211公里、危橋改造89座,完成投資11.2億元。“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取得新成效,我市創建成全國示范縣2個(臨河區、五原縣)、自治區示范縣4個(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磴口縣、杭錦后旗),累計爭取資金7500萬元。2023年成功推薦烏拉特后旗榮升自治區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實現我市所有旗縣區自治區級“四好農村路”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