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報告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力推動沿主干道尾留戶征拆工作,完成“保交樓”任務5257套,改造老舊小區54個、131.6萬平方米。
市民說
市民馮先生(左)接受記者采訪
“以前刮風下雨的時候,我們這個老舊小區就有房頂落瓦的情況。小區還有路面不平整、排污管道堵塞、供熱管道老化等問題,現在基本都給解決了。”一說到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變化,家住臨河豪紳家園5號樓的馮先生就贊不絕口。同時,他也希望以后改造老舊小區時,能美化一下小區的環境,解決好車輛停放的問題。
“我們小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是個典型的老舊小區。現在通過改造和治理,小區面貌煥然一新,路面平整了,還安裝了新路燈,住著很舒心。”走進新改造的臨河南一街小區,住戶葉女士滔滔不絕地說著老舊小區改造給她生活帶來的變化。她還說,希望有關部門能把小區里露天雜亂的電線整理好,確保住戶安全用電。
代表說
人大代表何靜宇:向實現“質量民生”轉變
住房問題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居住品質和切身利益。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保交樓”和老舊小區改造兩項事關住房的民生工程。“保交樓”就是保民生、保穩定,2023年“保交樓”交付19413套,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僅給眾多購房者吃下“定心丸”,也促進了全市房地產市場的平穩發展。2023年老舊小區改造12764套,切實解決了一些城鎮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缺失、設施設備陳舊、環境臟亂差、管理服務不到位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從“保交樓”到老舊小區改造,可以看到我們的政府從保障“底線民生”向實現“質量民生”的轉變。
2024年,希望我市以“保交樓”項目為抓手,管好用好“保交樓”專項借款,積極協調商業銀行落實“保交樓”配套融資,確保剩余“保交樓”任務如期交付,同時能夠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讓小區顏值煥新,老居民享受到新生活,努力為我們巴彥淖爾百姓打造放心、舒心、安心的宜居家園。
委員說
政協委員張海峰:改善居住環境 增強居民幸福感
我欣喜地看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30件民生實事,其中有幾件是關于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涉及我們住建領域的,我作為一名住建干部備受鼓舞。
2023年,通過“保交樓”交付和老舊小區改造,很多群眾的居住環境得到切實改善,比如臨河綠色家園等小區,樓房外墻保溫得到修繕,統一配置了樓道門、粉刷了墻面、硬化了路面,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居民幸福指數得到提升。
2024年,我們要以兩會為契機,汲取奮進力量,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要求落細落實,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出實招
改造后的臨河豪紳家園整潔有序
市房屋產權交易中心主任張文利:繼續推進“保交樓”交付、老舊小區改造
近年來,我市“保交樓”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市已經交付19413套,完成率78.69%,超額完成自治區2023年年底交付率達到70%的任務要求。通過“保交樓”政策的支持,我市許多停工項目復工并向購房人交付房屋,拉動了我市房地產市場的活躍度。
下一步,我市將推動“保交樓”項目按期交付。市、旗縣區兩級齊抓共管,按照“一樓一策”倒排工期。各相關部門形成合力,解決項目推進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計劃在2024年9月底前完成剩余未交付的5257套交付。積極籌措“保交樓”項目資金。全面落實“保交樓”金融、稅收政策,幫助企業籌措資金解決困難,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在具體推進措施上,一是市委、政府高度重視,把“保交樓”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推動落實;二是“一樓一策”,分類推進;三是快速有效撥付資金;四是資金實行全過程閉環監管;五是銀行配套融資工作扎實推進。
今年,我市將繼續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的主導作用,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組織發動、群眾意愿征集、化解處理矛盾糾紛等工作。根據老舊小區不同情況,量身制定并優化改造方案,各部門和單位加強協同配合,形成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多方籌資渠道,簡化審批程序,抓好項目實施,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做好已改造小區的物業管理,共同維護改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