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在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標準化建設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推動創新,通過“線上+線下”“基本+特色”“座談+調研”“中心+機構”模式,實現質量資源與質量需求的精準對接,賦能地方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
采用“線上+線下”服務模式,建設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融合中心技術及客戶資源,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便利。將45項計量檢定校準項目及5名技術專家在蒙檢在線進行公示,方便客戶在網上查詢、咨詢及辦理各項業務。依托中國電子質量監督公共服務門戶進行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申報、接收工作。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和中心公眾號平臺設立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線上窗口,以連接導航的方式方便企業按照需求申請對應服務。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為全市中小企業提供質量基礎設施服務。截至目前,已服務市場主體600多家,服務次數3645次,為市場主體節約費用202萬元。
采用“基本+特色”服務模式,滿足市場主體質量基礎設施服務需求,同時依據客戶實際,開展特色個性化服務,最大限度為客戶提供便利。在為全市企業、產業、區域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檢驗檢測、標準化等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質量基礎設施綜合服務的同時,為全市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特色服務。如“門診”服務、“代辦”服務、“預約”服務。積極籌建“內蒙古糧油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全鏈條為內蒙古自治區糧油生產、種植、加工提供技術服務保障,助推糧油產業轉型升級、產品質量升級,提升糧油核心競爭力。與市籽仁類產業協會簽訂協議,將30萬元以上的檢測設備共享給籽仁類企業使用,同時選派19名副高以上職稱工作人員組成專家團隊服務籽仁類產業。為臨河區26個集貿市場、11個街道和9個鄉鎮設置58個檢定點,完成3567臺衡器的檢定,實現了在用衡器的登記備案率和檢定率達100%,保障了放心消費、公平交易的良好秩序。
采用“座談+調研”服務模式,將企業機構請進中心或者中心“送服務上門”“送學上門”,現場“問診”,搜集問題、解決問題,促進中小企業實現質量提升,高質量發展。組織召開全市檢驗檢測機構座談會,通過座談會搭建了政企交流溝通、對接合作、共謀發展的平臺,解決了檢驗檢測機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組織專家團隊到企業機構進行服務調研,針對其在質量基礎方面的需求和問題提供解決對策,宣傳我市在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好政策、好平臺、好方法,將“要我服務”變成“我要服務”。先后組織開展專項調研4次,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27項。
采用“中心+機構”服務模式,以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中心為主體,與各檢測機構、協會團體展開合作,集眾家之所長,優勢互補、平等協作、設備共享,共同致力于服務全市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提升。與天津市中小企業經濟發展委員會和天津證通公信認證有限公司簽訂協議,通過標準引領、質量提升、人才培養等措施,促進上下游產業鏈協同,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共同推動全市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中小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舉辦全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暨中小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提升專題培訓班,參與企業達到104家,解決企業關于標準化和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的疑問,幫助企業全面加強質量管理,全方位推動質量升級。
下一步,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把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作為當前和今后抓質量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研究和加強優化升級措施,不斷提升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質效,更好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