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興昌鎮榮譽村位于五原縣城西2公里處,緊鄰110國道、311省道,交通便利。全村有耕地19200畝,農戶1131戶3125人。2019年,榮譽村黨支部以整合產業資源為突破口,充分利用全鎮發展“一村一品”“特種特養”的有力契機,引進了內蒙古俏村菇菌業有限責任公司,并按照每畝400元價格出租550畝原墳地、荒灘等地,建成花菇產業園區。建設期間,隆興昌鎮投入了扶貧資金70萬元,建成出菇棚10棟,按照投資額不低于6%的收益租賃給公司,每年收益4.2萬元,其中3萬元用于發展壯大新福和榮譽兩個村的村集體經濟,其余的用于農戶分紅。
“我們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采用純綠色高效栽培種植方式生產花菇,不噴灑任何農藥。再加上氣候的有利條件,這里生產的花菇肉厚、細嫩、爽滑,口感更好價格更優,備受客戶青睞。”連日來,榮譽村的村民楊建華每天都在花菇育菌棚里忙碌著,他合理控制溫度、濕度以及通風等各個環節,做到精細管理、科技生產,切實提高食用菌生產品質。
豐收的喜悅
自從村里建起花菇園區,楊建華就開始承包菇棚種植花菇,幾年下來收入比以前翻了翻。“去年我包了10棚菇,趕上了好行情,一年下來收入了20多萬元。”楊建華高興地說道。
花菇種植管理技術簡單,既不打農藥,也不施化肥,只需防止因溫度過高燒袋、適時為菌泥加水保持濕潤即可。楊建華種菇沒有一點后顧之憂,像菌種培育、種植、銷售,公司都有專門的技術人員為大家指導。俏村菇菌業有限責任公司還針對有種植需求的村民,組織他們參觀學習,從配料、裝菌到采摘,每個環節都免費向村民傳授技藝,消除種植顧慮。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管理服務、統一商標品牌和統一市場銷售的“五統一”模式,更加激發了村民們發展花菇產業的積極性。
“菌棒進棚是錯期的,如果集中在短時期進棒,就會增加用工人數,從而增加生產成本,現在公司也是邊管理邊摸索總結經驗,并進行示范推廣,盡可能減少開支,確保種植戶實現利潤最大化。” 俏村菇菌業有限責任公司廠長喬繼鋒說。
目前,榮譽村俏村姑菌業有限責任公司已建成香菇菌棒生產車間1500平方米,保鮮庫1700平方米,育菌棚85棟,出菇棚150棟,還配套建設了辦公區、冷庫、制袋車間等,現已具備200萬棒花菇種植及加工的生產能力。今年,公司自種30萬棒,村民承包種植150萬棒。公司全年還向周邊農戶可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
村民韓有志從建廠初期就來這打工,一年下來累計90多天的時間,可以增加2~3萬的收入。“每年農閑的時候都會來,根據工種和季節每天有150~300元不等的收入,工資從不拖欠,離家近還能賺到錢,一年下來也能多收入不少。” 韓有志說。
據了解,花菇產業園用工高峰期日用工量平均都在150人以上,提供了摘菇、剪菇、打雜等工作。榮譽村俏村姑菌業有限責任公司根據扶貧長效機制,優先安排周邊低收入群體、脫貧戶和監測戶入園務工,進一步拓寬了他們的增收渠道,讓他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同時公司還優先安排貧困戶經營種植,并利用扶貧貼息貸款補貼購買菌棒,種植一個拱棚可節省支出7000元左右。
“榮譽村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把企業引了進來,不僅盤活閑置土地,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實現了村民的多重增收,還在產業興旺上實現了新突破,成功走出了一條‘支部引路、企業帶富、集體增收’的新路子。今后,五原縣要創新探索構建黨建聯建、村企共建等發展新模式,通過整合資源、聚合力量,實現互利共贏。” 五原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隆興昌鎮黨委書記烏云達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