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track>

      1. <video id="7tjqz"></video><u id="7tjqz"></u>

        <acronym id="7tjqz"></acronym>
        1. <input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input>
        2. 記賬簿
          發布時間:2024-03-19 10:11:33 文:劉利元(廣東江門) 編輯:雷麗娜 來源:巴彥淖爾日報

            上世紀80年代的西沙窩物質非常匱乏,但與我們一起上小學的史老虎卻總能從書包里掏出好多新鮮玩意兒,讓我們大開眼界。

            有一次,史老虎從書包里掏出一個本子,封皮硬硬的,紙厚厚的,每張紙上印有密密麻麻的道道,細細的,有紅色的,有藍色的,和我們平時用的田字本、方格本、算數本、作文本完全不一樣。我們正要向他問個究竟,他閃了一下,將那本子收了起來。我坐在他身后,上課時不停地看他的書包,想知道那究竟是個什么本子。放學了,不管我們怎么問他,他都不說。真沒意思,我們便準備回家了。看我們要走了,他才說那本子食品站里有。

            食品站,在烏拉河邊,很早之前曾隨父母去過,記得是去賣豬,清晨把豬抬上馬車,太陽升起的時候就到了。那時,不上課的時候,我就給豬割草。豬愛吃的是野蒿子,也叫堿蒿子,馬路旁、溝渠邊、地堰上到處都是。野蒿子很矮,尺把來高,用鐮刀很難割,用鏟子鏟更快些,不帶鏟子時就用手拽。扯住野蒿子死命拽,嫩葉嫩枝拽下來了,根還在,隔些日子又綠茵茵地長滿了。一路走,一路拽,到家了,蛇皮袋子也裝滿了。把野蒿子撒在豬食槽里,豬不哼哼了。畢竟豬是自己一手喂大的,很不舍,因此對這個收豬的地方有些抵觸,路過時連多瞟一眼也不愿意。沒想到,這里居然有這么神奇的本子。村小也在烏拉河邊,這時烏拉河里沒水,順著河道走,個把小時就到了。

            烏拉河堤上有許多高大的柳樹,柳樹葉子落下來,布滿了河床,再加上一些枯樹枝,踩上去,“嘎吱嘎吱”地響。不知沉悶了多久,六子開口了,這種本子好啊!很耐擦,寫完一遍,用橡皮擦了還能寫!海軍說,擦什么,鉛筆寫完,再用鋼筆寫,顏色深淺不一樣,不礙事的。六子說,可是沒有鋼筆。鎖子說,這么厚的紙,打蓋,一定很厲害!蓋,是當時流行于西沙窩孩子中的一種玩具。通常做法是將用完的本子一頁頁撕開,兩頁紙從中間對折后垂直交叉,把四頭折成三角形往里疊,一個角壓一個角,折疊完畢就是一個蓋,又名四角。打蓋,即一個人先將自己的蓋放地上,另一個人用自己的蓋使勁兒拍,拍起來就算贏,獎品是對方的蓋,反之就輪到對方拍了。蓋若是輕了,很容易被拍起來。為了獲勝,就要用很多張紙,將蓋做得厚厚的、硬硬的。戰無不勝的蓋,被我們稱為寶蓋。鎖子,打蓋水平一般,手中的幾個蓋往往三兩下就輸沒了。輸了,他就急。新買的作業本,沒寫呢,就被他撕了打蓋。想到未來的寶蓋,鎖子眼里放光。

            我們手足并用,很快就爬上了堤壩。食品站就在眼前,一排起脊房,腰線青磚,白灰抹墻。四周是矮矮的墻,有一道鐵門,鎖著。為了那個令人眼熱的本子,我們橫下心來,翻墻進去。

            站里非常荒涼,早年殺豬的灶臺早已爛成一堆,院子里長滿蘆葦,有一兩米高。那排房子的門都鎖著,但有一間屋子的窗子開著。往屋子里瞅,看到幾個木柜。我們次第翻窗進入,打開柜門,看到里面堆放著很多本子,有長的,有方的,其中就有史老虎拿的那種硬硬的還印有許多花道道的本子。我們把寫過字的本子丟在一邊,把沒寫過字的裝起來。書包裝滿了,就往懷里塞。

            從哪兒進來,從哪兒回去。翻窗,再翻墻,滑下河堤,忽然聽到一聲“站住”,我們愣住了,只見一位穿著中山裝的人立于河堤上。我們嚇得一動也不敢動。那人從河堤上下來,說道:“你們干什么?把書包打開。”我們聽話地把書包打開。“把本子倒地上。”我們把書包倒過來,那本子以及我們的課本、作業本、鉛筆盒散落一地。那人把我們從食品站拿的本子挑揀出來,又盯著我們的肚子看:“解開你們的褂子!”我們聽話照做,“嘩啦啦”,本子掉了一地。那人說:“裝起你們的書本。”我們馬上裝起書本,而后一個個像木樁一樣站在那里,一動不動。“你們可以走了。”我們背起書包,撒腿就跑。“等等!回來。每人拿一個本子。”我們看了看那人,他并沒有發怒,臉上似乎還有笑意,就聽他的話,每人拿了一個本子。

            “哐啷!”不知誰裝本子時,用力太大,把書包帶子扯斷了,鉛筆盒掉到了地上,橡皮、三角板、量角器和許多鉛筆頭撒了一地。“誰的?”六子弱弱地說:“我的。”“幾年級了?”六子說:“五年級。”“五年級,那你們沒有鋼筆嗎?”我們都說有,唯獨六子說沒有。六子家六個小孩,父親重病,母親體弱,靠大哥種地、二哥做木匠,供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念書。看我們又要跑了,那人說:“再等等。”他從藍色中山裝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支黑亮黑亮的鋼筆放進六子的鉛筆盒里,又把那些細碎的鉛筆頭撿起來一一碼進去。

            上課時,老師問我們的本子是從哪兒來的,我們都不說。老師說,這是記賬簿,人生一本賬,欠賬是要還的。

            多年后,六子在鄉中學教語文,學校就在食品站旁邊。


          av大片免费看中文字幕_亚洲最新无码中文字幕久久_国产一区二乱码区在线欧洲_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
        3. <track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track>

            1. <video id="7tjqz"></video><u id="7tjqz"></u>

              <acronym id="7tjqz"></acronym>
              1. <input id="7tjqz"><table id="7tjqz"></table></input>
              2.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精品 |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在线 | 先锋每日更新在线资源 | 日本韩欧色色色色色色 | 久久亚洲女同第一区 | 一本清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