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是自治區黨委提出的“六個工程”之一,也是我市打好“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加快建設黃河流域防沙治沙模范區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我市本著“因地制宜、科學治理,治用并舉、三生共贏”的思路和原則,優化布局,分沙漠沙地、陰山北麓、河套平原3大區域、8個片區、14個治理項目區,全力以赴推進工程建設。
磴口縣85萬千瓦“光伏+生態治理”項目區
合理布局、強化保障。避開已申報項目,地塊不重疊,避開未來新能源可開發空間。統籌電、水、土,統領點、線、面,科學布局一體化工程。
突出重點、集中開發。光伏區以烏蘭布和沙漠為主、蘇集沙地為輔,生態治理以巴音溫都爾沙漠為主,其他區域零星沙地為輔;風電區布局以烏拉特草原為主。
因地制宜、科學治理。適地適綠,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選用耐干旱、耐貧瘠、抗風沙的鄉土樹種和草種,遵循生態系統內在規律開展林草植被恢復,著力提高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和穩定性,提高治理成效。
治用并舉、“三生”共贏。統籌防沙治沙和管沙用沙,既防沙害,又用沙利,系統推進增綠、增能、增收,板上發電、板間種植、板下修復,大力發展有機種植養殖、中藥材種植等產業,實現新能源開發、生態修復和產業發展“一舉三得”。
2024年,我市治理總面積為33.28萬畝,其中,已批復項目治理10.8萬畝,新增治理22.48萬畝(“光伏+生態治理”11.28萬畝、“風電+生態治理”11.2萬畝)。目前,我市正在全力推進一體化工程光伏項目,日出動工程機械和車輛300臺以上、近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