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28日,第三十四屆內蒙古國際農業博覽會在呼和浩特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市農牧業科學研究所攜多項成果參加,宣傳與推廣市農科所小麥、肉羊、向日葵、玉米、園藝、草業、營養、資源環境等優勢學科研究成果。
據了解,本屆農博會以“發展現代農牧業、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堅持“成果展示、推動交流、促進推廣、為農服務”的辦展宗旨,展示一系列農牧業先進技術、產品的宣傳與推廣,促進內蒙古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優化農牧業裝備產業結構布局,同時也為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信息交流與合作平臺。農博會集中展示區域公用品牌、農資、節水灌溉、智慧農業、農牧業機械、畜牧養殖、農牧林水技術和產品、智慧氣象服務、金融服務等九大展區,展出面積5萬平方米,來自全國24個省、自治區的900余家農林牧水企事業單位參展。
現場通過展板、實物、宣傳頁等形式,展示了近年來市農牧業科學研究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識產權農作物品種,“巴麥13號”“巴麥18號”“巴麥19號”“巴麥20號”以及肉羊新品種華蒙肉羊。在品種展區,通過種子瓶展示了玉米、向日葵、燕麥、大麥、苜蓿、三白瓜、燈籠紅等品種30余種,讓與會者可以更加直觀了解品種的優勢特點。
市農科所作為科技支撐單位參與培育的肉羊新品種“華蒙肉羊”,體格大、繁殖力高、肉用性能突出、適應性強,適合我國北方農區及農牧交錯區氣候條件以及舍飼、半舍飼規模化生產。作為繼巴美肉羊后,我市肉羊產業發展的又一優質種質資源,2024年3月初通過國審后首次亮相呼和浩特。
下一步,市農科所將拓展產學研用合作交流渠道,探索各種產學研用合作交流模式,在促進農牧民增收,提升農牧業科技化水平等方面加大投入,為黃河流域西北地區生態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