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杏樹。在上世紀60年代,院子里能有一棵杏樹,而且是一棵能結(jié)杏的樹實非易事。這棵杏樹主干離地面一米高,直徑有30多公分,呈麻花形,樹高有5米多,寬也有4至5米,長得枝繁葉茂,遠遠看去就像藍天上的蘑菇云一樣,格外美!
春天,這棵杏樹開滿粉白粉白的花朵,散發(fā)著陣陣清香,引得蜂飛蝶舞,讓小院里春的氣息更加濃厚。由于小院兒臨街,這道亮麗的風(fēng)景常常引來路人駐足觀賞,有的還進院詢問樹的來歷以及生長情況。從他們口中,我知道了桃三杏四梨五年的果樹生長規(guī)律,知道這棵杏樹少說也有五六年了。后來,我從大人們口中得知這棵樹已有十多年的歷史了。這座房子的主人原來是開藥鋪的。幾經(jīng)周折,房子才到了我們家手上。院里的這棵杏樹讓周圍的鄰居們羨慕不已,也讓我們?nèi)乙詾榘粒驗楫敃r方圓幾十里只有我們家有杏樹。
杏花開罷,樹上就出現(xiàn)了指頭肚大的小綠杏。這些杏不遠不近地挨著,圓圓的,十分好看。一些饞嘴的孩子看到家里無人,會偷偷溜進院里摘杏,得手后,一吃,才知道此時的杏比山西老陳醋還酸,便將咬了一半的酸杏扔在一邊,以后再無進院之意。杏熟了以后,父母常摘杏分給左鄰右舍,讓大家共享。
每年春天,父親會用鐵鍬在樹周圍挖個圓圈,方便雨水流入,平時也不間斷地澆水。由于不缺水,也未打農(nóng)藥,杏樹結(jié)的果個大、均勻、鮮美。
院里的這棵杏樹,不僅讓我們吃到了美味的杏,也給我們帶來了快樂。
夏天吃午飯時,家里熱得不行,父母就在杏樹下鋪一張牛皮紙當作餐桌,然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用餐,舒爽無比!
晚上吃飯,還是在杏樹下,同樣鋪著牛皮紙,只是蚊蠅多了些。為驅(qū)趕蚊蠅,父親會用火柴引燃一把麥秸,而后不時地用嘴吹、用手扇,不讓麥秸燃起火苗,也不讓其滅掉。其間,麥秸散發(fā)出的煙霧慢慢升起,環(huán)繞周邊。聞到煙味,一些蚊蠅逃之夭夭,但仍有一些怎么都不愿離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吃著窩窩頭喝著稀飯,就著咸菜,雖然苦了點,但有家人和杏樹的陪伴,倒也其樂融融。
那時我念小學(xué),時值深秋,下午放學(xué)后,同學(xué)們會來我家寫作業(yè)。我知道,大家是沖著杏樹來的。在杏樹下,大家書包當桌,邊寫作業(yè)邊看杏樹。我允諾來年杏熟了一定請他們吃,但可惜的是,那年冬天格外冷,這棵杏樹沒能挺過來。這讓我傷心了好久。
院里沒了這棵樹,冷清了許多,蜂飛蝶舞的情形沒了,一家人坐在樹下吃飯的場景也沒了,同學(xué)們也不來我家寫作業(yè)了。
一年后,我們想在院里再種一棵杏樹,但苦于沒有樹苗,再則沒有種杏樹的技術(shù),只得作罷。后來,大哥在院子的西墻下栽種了一排楊樹。幾年工夫,楊樹長高了,給小院帶來了勃勃生機??稍谖倚睦铮P(guān)于那棵杏樹的情懷怎么也割舍不掉。它雖不及白楊樹挺拔高大,可它有自己的執(zhí)著與追求。它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有一片綠就奉獻著自己的一片情,從春到秋孕育著小而多的果實。它快樂地生長著、堅守著,在那個生活困難的年代陪伴著我們,給予我們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