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北”工程黃河“幾字灣”攻堅戰 | 壓沙固沙 讓“綠”安家
3月30日,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黃河岸線流沙治理聯防聯治項目區,一排排一列列縱橫交錯的“草方格”,織成一個細密的大網,工人們抓緊時間用稻草壓沙,阻擋強風將沙子吹飛,限制住沙丘的流動。
“項目區總面積1800多畝,分為壓沙固沙工程和退化林修復工程兩部分,目前正在進行壓沙固沙作業。后續這里還將進行梭梭退化林修復工程,加寬值密,削減風力,工程將在四月完工。”項目現場施工負責人道力根介紹。
作為防沙治沙“磴口模式”的誕生地和實踐地,磴口縣通過創新“防沙治沙+新能源”一體化生態治理模式、“工程固沙+產業發展”等治沙模式,今年計劃完成生態治理任務25.4萬畝,其中新造林14.6萬畝、林草濕地質量提升10.8萬畝。
據悉,目前,巴彥淖爾市已完成治理62.48萬畝,圍欄封育23.47萬米。2024年,巴彥淖爾市將優化建設布局,綜合考慮各旗縣區主體功能定位、水資源條件和環境承載能力,結合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治理工程與“三北”工程,將完成林草生態建設300萬畝以上,全力打好“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