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和林格爾春和景明,在“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綠色能源供給示范項目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師傅正在進行地基打樁、預埋件澆筑等作業,到處是一派緊張忙碌的施工景象。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綠色能源供給示范項目于2023年底獲批。目前正在進行光伏區地基打樁及澆筑施工,已完成1419個灌注樁澆筑,計劃今年11月底全部建成投產。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采用牧光互補模式,單晶硅光伏組件容量為545WP至720WP,配套一座110KV升壓站及場內道路和集電線路等。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綠色能源供給示范項目,已納入自治區首批工業園區綠色供電項目清單,風電項目在相關報批中,預計5月中旬開工建設。
記者站在高處俯瞰,一排排銀色的基樁整齊排列在曠野峻嶺間,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可實現25年均發電量10.7611億千瓦時,為當地的電力供應提供有力的支持。
與此同時,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鎮營盤梁村6臺風電機組已在山頂上整齊列陣,直徑185米的風機葉輪迎風轉動,將陣陣清風轉化為清潔電能。
這是和林國天裕風28MW分散式風電項目,也是和林格爾縣第5個風電項目,風電總裝機2.8萬千瓦。
“這臺30層樓高的風電機組,葉輪每轉一圈,就能產生約6千瓦時的清潔電能,夠一個家庭一天的用電量。就這一臺,功率5兆瓦,年發電1200萬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萬噸。”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作為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綠色能源供給示范項目實施地,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和林格爾縣經濟轉型升級積蓄了強大的綠色動能。
追“風”逐“日”,向綠進發。今年,和林格爾縣新能源產業布局加速落子。
他們依托良好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及區位發展優勢,牢牢把握國家布局建設以荒漠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的重大歷史機遇,加緊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
2024年實施新能源產業重點項目4個,即大唐蒙西托克托外送200萬千瓦風光項目(和林格爾風力發電項目),大唐蒙西托克托外送200萬千瓦風光項目(和林格爾牧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國天盛樂10MW分散式風電項目(二期),“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綠色能源供給示范項目(牧光互補部分),裝機總容量為103.8萬千瓦。
目前,全縣新能源裝機總容量約95萬千瓦,其中光伏裝機總容量33萬千瓦,風力發電裝機總容量62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