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初夏,磴口縣隆盛合鎮大棚里葳蕤碧綠的瓜葉間就綴滿色澤金黃的華萊士瓜,仿佛一顆顆黃寶石,光彩奪目。
記得小時候,我們村和周邊鄉鎮許多人家都種著幾畝華萊士瓜。清明前后,淡粉的杏花一簇簇、一片片,如云如雪,如夢如幻,村莊掩映在樹樹繁花中。人們在地里辛勤勞作,松土、鋪膜、點籽、澆水,沒幾天嫩芽便破土而出。很快,在和煦的春風中,一壟壟瓜苗迎風微微搖曳著它們幼小的身軀。不久,瓜蔓鋪滿了田地,宛如層層疊疊青翠的荷葉,嬌嫩鵝黃的小花綻開明艷的笑靨。那時正讀初中,我對照著植物書觀察花兒的結構以及花兒怎么結果,看著小小的瓜蛋慢慢長大,顏色從深綠變成淺綠,最后變成可愛的金黃色。
時至七月,華萊士瓜開園了,磴口成了瓜的海洋,空氣里到處氤氳著馥郁的甜香。村里鎮上、田間地頭、鄉間小路上還有國道兩旁,到處都是裝滿華萊士瓜的騾子車。華萊士瓜的金黃色澤和甜蜜芬芳,讓磴口這座小城變得流光溢彩。
這段時間,清晨,爸爸會趕著騾子車,帶著我和姐姐去地里裝瓜,選最大最圓的華萊士瓜裝到編織袋里,搬到車上,然后去補隆鎮的國道旁售賣。有人來買瓜,爸爸就會把切好的瓜遞上,讓客人品嘗。先嘗后買,不甜不要錢。
一晃許多年過去了,但當時的情景仍會不時浮現在眼前。至今都記得,我1994年考上中專,秋天上錫林浩特牧業學校的學費就是賣華萊士瓜的錢。
這幾年,人們改進了種植方式,發展育苗移栽的溫室大棚設施農業,早育早熟、搶先上市、四季均衡上市,想吃甜瓜不必非要等到七八月了。走進隆盛合鎮紅旗村的溫室大棚,除了華萊士瓜,一排排早黃蜜、甜紅玉、白流星等甜瓜掛滿藤架,光名字都聽著好聽,富有甜美、詩意的氣息,也飽含著瓜農對美好生活的期冀。
隨著物流行業和保鮮技術的快速發展,華萊士瓜也坐上飛機直達祖國的大江南北。曾經爸爸趕著騾子車賣瓜,哥哥開著農用四輪車賣瓜,如今研究生畢業的侄兒通過網絡賣瓜,怎能不讓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