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信用中國(內蒙古巴彥淖爾)網站,在信用公示一欄中,守信激勵對象名單、失信懲戒對象名單、重點人員信息、重點機構信息、政務誠信信息公示等一目了然。
信用中國(內蒙古巴彥淖爾)網站是我市信用政策法規發布的總窗口,同時也是信用信息集中公開、一站式查詢的權威媒介和營造誠實守信社會風尚的重要平臺。“依托此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我們建立了17萬份信用檔案,提供信用信息查詢服務20.7萬余次。”市發改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科科長劉鑫說。
在信用中國(內蒙古巴彥淖爾)網站打開守信激勵對象名單,記者看到名單目錄包括和諧關系勞動單位、自治區誠信典型企業、A級納稅人名單,再打開其中的一個目錄,單位名稱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全部顯示出來。“大家通過這個網站能夠了解到更多市場主體的信用信息,能有效規避交易風險。我們在平臺上累計歸集各類信用信息726萬條,各行業監管單位通過該網站共享的信用信息,能精準地對失信者采取懲戒措施。”劉鑫說。
近年來,我市持續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形成信用有價、守信受益的良好社會氛圍。不斷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推動領導干部作表率,為全市公職人員建立信用檔案,進行政務誠信專題培訓,讓政務公開、依法行政、勤政高效的理念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全市相關部門為誠信企業、商戶提供融資便利、費用減免等服務,讓各類市場主體切實感受到誠信經營的重要性。
緣于誠信經營,巴彥淖爾市糧油購銷有限公司2023年被評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分行重點扶持的農業產業化A級誠信企業,評級授信5000萬元。“誠信經營給我們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使用評級授信貸款收購糧食,在解決周邊區域農民賣糧難這一問題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收益。如今,我們將所得收益進行了再投資,在原有200噸糧食烘干塔的基礎上,新建了300噸糧食烘干塔,同時購進了先進的收儲設備,逐步使公司糧食購銷、倉儲達到智能化。”公司負責人潘鑫深有感觸地說。
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我市主動引導企業誠信守法經營,用高品質誠信服務優化市場環境,讓“無形”的信用給守信者帶來“有形”的便利。
今年以來,我市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強化信用監管,印發《巴彥淖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落實誠信建設工程促進經營主體信用提升行動工作方案》,通過強化信用信息歸集,深化信用結果應用,暢通信用修復渠道,促進市場經營主體誠信經營,推進社會誠信建設高質量發展。同時圍繞信用宣傳、信用修復、優化服務、審慎監管、創新舉措五大領域,還制定印發了《開展信用提升和“兩優”行動,優化信用修復服務的通知》《優化信用修復服務工作流程》《巴彥淖爾市企業信用行政合規指導清單》,組織開展信用法規專題宣講,增強市場經營主體守信合規意識,指導失信經營主體恢復信用“網上辦”。
人無信不立,城無信不興。今年,我市將緊緊圍繞誠信建設工程這一重要任務,統籌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建設,并印發誠信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定期對誠信建設工程開展情況實施“五星評價”,確保誠信建設工程高質量、高標準推進,著力營造講誠信、守信用的良好營商環境,讓誠實守信成為最閃亮的城市名片,讓誠信巴彥淖爾成為全市招商引資、加快發展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