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只是過了幾天光景,大地的“綠”,就突然變得濃墨重彩,放眼一望,到處是青綠氣象。原來,夏天已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登場。
掛滿枝頭的槐花,在微風的輕撫下暗香浮動,或白或粉的花朵在綠葉的襯托下,色彩更加鮮明。大自然是最好的藝術家,總是能將萬物描摹得流光溢彩,在人間這幅畫布上演繹出萬千風情。站在槐樹下,用手機鏡頭記錄下生命的美好,這一刻定格的,是心靈的一份悸動,是生命對生命的不吝欣賞。
路邊,饑渴的土地已經干裂,而一株株細小脆弱的野花卻在風中搖曳生姿。時常奇怪,小鎮的風總是氣勢洶洶,人見了都要膽怯三分,為何這些看似柔弱的生命卻能茂盛生長。看著它們一團團一簇簇漫無目的地生長,想著,也許,它們就是因為忙于生長,才不屑自然的壞脾氣罷了。想起楊絳先生的一句話:“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想來,這野花也是深諳此理,因此才得以在四季更迭中生生不息。
挖野菜的老人三五成群,拿著小鏟子在田間地畔尋找著大自然的賞賜。如今衣食無憂,野菜卻依舊是尋常人家餐桌上的珍饈美饌,從春到夏再到秋,從清晨到黃昏,總會看到一個個尋尋覓覓的身影。任時光流轉,人類對食物的記憶,卻始終在一代又一代人中默默傳承著,從未間斷。也許,老人對野菜的鐘情,還因野菜中沉潛著時光的故事,那說不清道不明的愁緒與情懷,已深刻銘記在他們的生命基因里。
大地已被初夏溫柔的陽光喚醒,綠意綿延,帶給人諸多遐想。花滿枝頭、綠陰鋪野、風暖日長……這就是我的詩與遠方。
以花香淺草,裝扮人間煙火,以溫暖純良,善待世間萬物,人間清歡,在初夏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