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繼續完善防沙治沙“磴口模式”,全力打造7個示范點。
打破區域限制,打造聯防聯治示范點。在烏蘭布和沙漠黃河岸線流沙聯防聯治攻堅區,統籌沿岸沙漠、農區和灘涂濕地進行綜合治理,在工程固沙、林木栽植、管理管護過程中以工代賑雇用周邊群眾務工。
主攻防沙治沙,打造“新308鎖邊林帶”示范點。以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采取加寬植密等措施,在烏蘭布和沙漠東北緣開展稻草固沙和灌木造林,持續提升沙漠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開展借光治沙,打造光伏+生態治理精品示范點。通過生態補水、引黃滴灌,按照“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治沙改土、帶動鄉村振興”四位一體循環產業發展模式,推進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建設,建成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新能源及生態治理基地。
強化科研支撐,打造產學研示范點。加強與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等科研院所的協同合作,開展梭梭、沙棘、扁桃、霸王、四翅濱藜等20余種沙生、耐旱、節水灌木試驗示范,助推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探索荒漠化治理新技術。
加強林網建設,打造高標準農防林示范點。按照“渠林路”模式,大力推進寬林帶、大網格農田防護林建設,最大限度發揮農田防護林效益。
著眼“綠富同興”,打造產業治沙示范點。建設1.5萬畝蒙中藥種植示范基地,建立全程可自控的釀酒葡萄原料生產基地,積極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光伏新能源和沙漠旅游等產業。
聚焦提標升級,打造國有林場試點樣板。創建全國防沙治沙試點林場,積極探索場外建場,加強荒漠化綜合治理,促進磴口縣防沙林場森林質量顯著提升、體制機制進一步創新、內生動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