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住建局從夯實誠信基礎、健全誠信建設機制、強化誠信建設成果應用三方面推進誠信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
夯實誠信基礎。圍繞工程建設領域依法行政,提升誠信治理能力。加強政策出臺前的合法性和公平競爭審查,定期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組織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開展執法工作。進一步量化細化了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制定并全面推行“從輕處罰”“減輕處罰”兩張清單。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提升誠信服務能力。推行水氣暖報裝一站式辦理,線上設置聯合報裝網上申報專區,線下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水氣暖等“市政公用服務專區”和綜合受理窗口。圍繞優化住房公積金服務,加大助企紓困力度。調整了貸款保證金的退還方式,由過去的整體退還調整為部分退還;加大住房公積金助企紓困力度,為經營困難的企業實行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恢復“商轉公貸款”業務,有效減輕繳存職工償還商業貸款的壓力,節約利息支出。
健全誠信建設機制。加快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了住建領域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明確了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標準。2023年通過執法檢查,劃分A類風險企業6家,B類風險企業6家(對信用等級為A級的企業,提供綠色通道服務,實行優先辦理各類涉及行業領域相關事項等激勵措施)。制定了物業服務企業信用綜合評價管理辦法,2023年信用等級評為A級2家、B級12家、C級48家、D級44家、E級46家(列入D級的企業三年內不得承接項目,嚴重失信評為E級的企業列入“黑名單”,從物業服務市場清退)。
強化誠信建設成果應用。積極推進分級分類管理。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對住建領域企業信用等級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物業企業劃分為ABCDE五個等級),根據信用評價結果進行差異化管理(對A級企業,提供綠色通道服務,實行優先辦理各類涉及行業領域相關事項等激勵措施;對B級企業在日常監管同時采取誠信約談;對于信用等級低、投訴舉報多、列入異常名錄或發生過嚴重違法等情況的監管對象,增加日常檢查和隨機抽查頻次,實現動態監管)。實行告知承諾制,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建筑業企業資質、安全生產許可、二級建造師和三類人員資格)等5項行政審批業務實行容缺辦理+告知承諾制。強化聯合激勵與失信懲戒。在企業申請辦理住建領域行政審批業務時對企業的信用信息進行查詢并評估,作為行政審批的依據。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整治。目前住建領域正在開展拖欠農民工工資、工程招標投標和工程造價等專項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