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烏拉特前旗,一城山水滿城綠。
一年來,烏拉特前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攻堅克難,勇毅前行,一步一個腳印,奮力書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贏
烏梁素海
初夏的烏梁素海,波光瀲滟,水鳥蹁躚。
2023年6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烏梁素海,了解當地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促進生態環境恢復等情況,察看烏梁素海自然風貌和周邊生態環境。他強調,治理好烏梁素海流域,對于保障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烏梁素海治理和保護的方向是明確的,要用心治理、精心呵護,一以貫之、久久為功,守護好這顆“塞外明珠”,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山青、水秀、空氣新的美麗家園。
關心與關懷,化作前行動力;信念與信心,為新征程壯行。
一年來,烏拉特前旗始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踔厲奮發新征程,篤行不怠抓落實,堅決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回報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和厚愛。
近期,在烏拉特前旗額爾登布拉格蘇木,隨處可見各嘎查黨支部組織的大型殘膜回收拖拉機在清除田間地頭的白色污染。
“我們使用薄膜已經30多年了,以前都是直接翻在地里,對土壤污染很嚴重,不僅不利于莊稼生長,同時對旁邊烏梁素海也會造成嚴重污染?!鳖~爾登布拉格蘇木阿力奔嘎查村民王喜說。
近年來,額爾登布拉格蘇木大力推廣無膜淺埋滴灌種植技術,加大高強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使用,破解面源污染、殘膜回收“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還農田以新綠。
“殘膜回收是農業‘四控’行動之一,也是推動烏梁素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的重要舉措,對烏梁素海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有著重要作用。”巴彥淖爾市生態環境局烏拉特前旗分局負責人王璞說。
2023年,烏拉特前旗投資2120萬元在蘇獨侖鎮建設蘆葦及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產業園,通過將烏梁素海蘆葦和農作物秸稈等農業資源飼料化利用,年消耗蘆葦和農作物秸稈各1萬噸,生產飼料2萬噸,實現產業發展、經濟效益、生態環保共贏。
無醛蘆芯板生產車間
引進積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6億元在烏拉特前旗中小企業創業園區建設水生植物資源化綜合處理工程(無醛蘆芯板)項目,實現了烏梁素海區域蘆葦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
……
一年來,烏拉特前旗全面聚焦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堅決打好黃河生態治理保護、烏梁素海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節水增效、節能減排降耗“五場攻堅戰”,通過應用新技術,深入推進“四控”與生態治理互相促進。以就地消納、能量循環、綜合利用為目標,堅持技術集成、企業運營、因地制宜的原則,采取政府支持、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方式,注重政企聯動、建管運行一體化,重點圍繞烏梁素海流域,著力探索構建農業資源化利用新模式,努力將烏拉特前旗建設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
特色農業繪就新“豐”景
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
在占地830畝的塔汗其嘎查新優特高端果品基地內,微微泛紅的契丹香果掛滿了枝頭,微風拂過,散發出陣陣果香。
“我們塔汗其嘎查與河北尚鴻林果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黨支部+企業+基地+農牧民’經營管理模式,打造旱地綠色優質高端果品輸出基地、休閑觀光采摘基地、中小學生科普教育實踐基地。與企業積極研究開發林下經濟,通過高效利用土地,進行果樹套種西瓜、小麥,增加農牧民收益?!卑讖┗ㄦ偹蛊涓虏辄h支部書記王勇軍表示,目前,二三期工程正緊鑼密鼓地開展,一期工程研究的新品種“契丹紅”“契丹香果”已于去年量產,帶動嘎查經濟增收12.45萬元。到2025年進入盛產期,每畝產果量將達到4400斤以上。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辣椒苗迎來了移栽的好時節。大佘太鎮萬畝辣椒產業園里,隨處可見正在忙碌的椒農們,只見他們左手扶苗、右手填土,動作麻利,運苗、填苗、移栽一氣呵成?!拔覀儗ⅰ芴t’辣椒品牌建設逐步打造成為帶領各族群眾發展致富的主導特色產業,‘辣’動產業發展新速度,‘椒’出民族團結新答卷?!贝筚芴傸h委書記說。像大佘太鎮這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養殖、農畜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富民產業涉及每個蘇木鎮。
……
一年來,烏拉特前旗充分發揮大佘太鎮土地優質、農產品品質優良等優勢,建設“佘太紅”萬畝辣椒產業園,引進龍頭企業健全完善冷藏、倉儲、加工、銷售等產業鏈條,帶動全旗辣椒種植面積突破7.8萬畝,應用水肥一體化、北斗導航自動耕種等先進適用技術,提升土地利用率8%以上,畝均節水120立方米,純收入達到3500元,較傳統農作物畝均增收2000元,實現了土地利用提效、水資源利用節約、種植效益提升的目標。
白梨脆香瓜豐收
截至目前,全旗累計培育引進佘太酒業、朔河禾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0家,天衡制藥通過“蒙”字標認證,昌興達、豐達源等3家企業的昭君紅有機枸杞原漿、五谷雜糧谷米等23款產品獲得“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授權,明安黃芪、黑柳子白梨脆甜瓜、先鋒鎮蘆耳等“兩品一標一新”農產品達到85個,特色產業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
智慧園區“遍地開花”
一年來,烏拉特前旗依托烏梁素海南岸、西岸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結合實際抓好科技“突圍”工程,大力推廣智慧農業,綜合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監控、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破解農作物精準管理難、實時監測難等關鍵問題,以智能化、信息化助力農業生產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
無人機植保
在位于烏梁素海南岸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園區采用無人機植保、北斗衛星導航自動耕種等現代化農業技術,畝均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少了10%。
“從去年種植玉米的情況來看,采用黃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體化澆灌模式,畝均用水比傳統黃河水漫灌節水50%左右。農戶畝均增產100公斤以上,達到農民增收、降水增效,實現高質生產?!笔痉秷@負責人白恩澤告訴記者。
引黃滴灌玉米示范基地
眼下正是玉米澆灌的關鍵時期。在烏拉特前旗額爾登布拉格蘇木阿日齊嘎查“智慧農田”示范基地的智能水肥一體化控制室,工作人員在事先設定好的智能機上輕輕一點,滴灌用水、有機肥數字化智能一體機便開始運轉,吸肥、攪拌、灌溉即刻完成,一株株嫩綠的玉米苗在自動滴灌模式下獲得精準滋養。
“通過手機就能啟動澆水、施肥程序,不用跑到地里開開關,而且還能自動輪灌,省事又省水。”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馬卜子村“超級農田”智慧節水示范園負責人姜永偉高興地向記者介紹起園區的新“寶貝”。該示范園采用了遠程自動供水、智能配肥施肥、高效輪灌等技術,實時監測和預警土壤墑情,形成了統一配套的高效種植模式。在種植過程中,園區改變了傳統滴灌種植模式,通過縮小隴距、株距,擴大行距,讓每一滴水精準到達作物根部,變“澆地”為“澆作物”。
……
一年來,烏拉特前旗通過發揮園區在推廣現代農業方面的示范帶動作用,全旗現代化機械使用率達到86.7%,北斗導航自動耕種、水肥一體化、密植高產等技術廣泛應用,大佘太鎮玉米單產達到1421.5公斤,刷新全市紀錄;新安鎮的向日葵單產達到349.81公斤,刷新全區紀錄。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
烏拉特前旗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凝心聚力謀發展,穩步提升現代農牧業發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打造“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新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