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烏拉特后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聚力完成好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緊緊圍繞市委“五高五區”目標定位,在旗委的堅強領導下,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一片片草方格扎下,一條條防沙林帶建起,夏日炎炎并沒有阻擋住烏拉特后旗防沙治沙的腳步。在西補隆林業管護中心,林業工人干勁十足地在流動沙丘上大面積鋪設沙障,開溝、鋪草、壓沙,每道工序都一絲不茍。
沙地平整作業
固沙很重要,植綠更關鍵。烏拉特后旗既是我國北方防沙治沙重點區域,也是陰山北麓國家級生態功能區。今年入春以來,烏拉特后旗加快實施陰山北麓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統籌推進人工造灌木林、退化草原改良等項目,加強恢復荒漠化半荒漠化草原植被,持續提升“三北”工程成效,為筑牢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出更大貢獻。2024年,烏拉特后旗計劃完成林草生態保護建設任務161.39萬畝,其中陰山北麓綜合治理項目總任務155.61萬畝、圍欄封育111.11萬米。
防沙治沙在行動,植樹造林添新綠,禁牧休牧也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方式之一。
“休牧有補貼,我提前備足了飼草料,牲畜不去草原上也能吃飽。”潮格溫都爾鎮西日淖爾嘎查牧民王英強日前簽下禁牧草畜平衡責任書。
“作為自治區8個網格化試點旗縣及2個工作先行旗縣之一,我們啟動草原網格化監測系統,目前121名草原管護員全部上崗,為全旗3594.2萬畝草原生態恢復提供有力保障,為禁牧休牧、促進草原休養生息保駕護航。”烏拉特后旗林業和草原資源保護中心主任勤格勒介紹。
一年來,烏拉特后旗堅決扛牢生態建設政治責任,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決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完成造林12.95萬畝、草原建設22.7萬畝。陰山北麓重點生態治理工程全面開工,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一期工程通過驗收。堅決打好農業節水增效攻堅戰,建成“四水聯動”節水示范項目,率先推行“一井一表一系數一面積”,實現農業用水精準計量,新增節水能力400萬立方米。完成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示范面積12.2萬畝,回收殘膜441.63噸。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空氣、水、土壤質量持續改善。
現代農牧業集聚發展
在巴音寶力格鎮團結村一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挖掘機、吊車等多臺機械同時作業,工人們正在加緊鋪設管道、平整路面,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一年來,烏拉特后旗因地制宜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讓更多低質低效的田地變為土地平整、設施完善、土壤肥沃的頃頃良田。一個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猶如一粒粒種子,在烏拉特后旗大地“栽”下新動能。
近日,在烏蓋蘇木巴彥淖爾嘎查隊部,大家歡聚一堂,舉行村集體經濟收入分紅儀式,烏蓋蘇木巴彥淖爾嘎查一組46戶村民共領取分紅款23萬余元。
“2.8萬元,沒想到今年能分到這么多錢。”剛領到分紅款的李翠蘭高興地說。聽說嘎查里建起了產業園區,她將自家的140畝土地進行流轉,看著領到手的“真金白銀”,讓她對嘎查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未來充滿信心。
烏拉特后旗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夯基層打基礎的重要抓手,突出黨建引領,創新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多元化、特色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走出了“新路子”,鼓起了“錢袋子”,村集體經濟呈現出量質齊升、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近年來,烏拉特后旗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落實糧食種植面積14.4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3萬畝,土地流轉規模達到11萬畝,推廣水肥一體化14.7萬畝。新建設施農業3.5萬畝,高標準打造國際農業博覽園等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15個,高質量承辦全區設施農業現場會。全面推動18個牧業示范園區、24個“托養所”運營見效,建成烏蓋萬頭肉牛、興然牧業二期、萬峰紅駝養殖基地等。“烏拉特后旗戈壁紅駝”榮獲“2023 年中國畜牧地理標志區域公用品牌保護獎”,并入選全國“土特產”推薦名錄。該旗還成功舉辦了第八屆全國駱駝產業大會。“兩品一標一新”列入國家有效名錄品牌總數達到 20 個。千方百計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和補短板項目建設,實施鄉村振興和興邊富民項目64個。50個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總額達到4066萬元,農企利益聯結更加緊密。
新型產業加速崛起
走進內蒙古黑貓煤化工有限公司,廠區內軌道吊車來來回回,生產建設緊張有序。在水處理車間,經過數道工序處理后的工業廢水無色無味、清澈明凈。據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衛平介紹,一期項目已完成環保投資5億元,實現固體、液體零排放,氣體達到超凈值排放。
烏拉特后旗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韓偉說:“近年來,烏拉特后旗充分利用進口煤炭資源發展新型煤化工,把通道經濟變為落地經濟。黑貓煤化工項目的不斷推進,既能有效提升資源就地轉化加工能力,又能推動新型煤化工產業鏈的延伸配套,帶動產業集群發展。”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本質,第三產業則是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富農富民的重要途徑之一。烏拉特后旗依托鄉村地域特色,充分盤活閑置資源,打造集果樹采摘、親子娛樂、特色餐飲及民宿于一體的農文旅綜合體,由5個嘎查采取抱團運營的模式,讓鄉村旅游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寫好“特色”文章,走好創新之路,團結果樹民宿村以濃厚的鄉土氣息為載體,打造集吃、住、玩、樂為一體的文旅產業園區,讓“舊鄉愁”與“新鄉土”相結合,使鄉村旅游產業逐步成為鄉村振興未來發展的新藍海。
上海廟特高壓80萬千瓦風電項目
一年來,烏拉特后旗堅定不移大抓工業,工業企業和工業品的數量、產量和質量穩步提升。黑貓二期、國城資源、金谷能源、德源二期、京能二期、上海廟特高壓等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金貓炭黑、循能固廢、雙利改擴建等項目落地實施。規上工業企業達到53戶,同比增加3戶。13戶企業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 戶企業入選“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儲備庫,2戶企業創建綠色工廠,10戶企業完成綠色化對標達標,創建創新型中小企業4戶。太陽溝抽水蓄能項目快速推進。新能源并網裝機容量實現倍增,達到321萬千瓦,發電量突破36億度,同比增長45%。鈦白粉、復合肥等產品已經全面開拓市場,30種重點監控的工業品中有67%實現增產。工業園區吸引力和承載力明顯增強,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并被認定為一般安全風險等級(C級)化工園區,智慧園區管理平臺、供電、道路、污水處理、固廢處置、消防等基礎設施持續完善。
第三產業大放異彩。“烏拉特號”中歐班列累計發車42列,完成進出口貨物5.18萬噸,實現貿易額 5.3億元;引進港資企業1家,實際利用外資1491萬元。陽山生態景區日臻完善,商業步行街全面建成,團結果樹民宿村游客絡繹不絕。“全國優質珍稀溫泉”成功認定,蒙醫特色保健康養服務中心被確定為自治區、市、旗三級職工療養基地,烏蓋蒙餐獲“內蒙古味道”公用品牌授權。烏拉特后旗烏蘭牧騎三度榮登中央媒體,人民劇場成為文化產業發展新陣地。“兔飛猛進·福耀后旗”系列活動人氣爆棚,全國觀賞石博覽會、冰雪節、元宵節等活動盛大舉行,共接待游客 176 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城鄉發展一體推進
這兩天,巴音寶力格鎮惠民小區的供熱二次管網改造工程已經開工,工人們開溝挖槽,嶄新的管道陸續進場,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過去,由于小區供熱管道腐蝕嚴重,導致熱量損失,部分居民室內溫度偏低。如今,新鋪設的管道采用了更為先進的保溫材料,不僅能夠有效減少熱量損失,還能大幅降低噪音污染,讓居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溫暖寧靜舒適。“去年小區供暖不太理想,今年早早地就開始給我們進行改造,我們很滿意,相信今年一定能夠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居民楊引蘭說。
在充分征求廣大居民住戶意見的基礎上,今年,烏拉特后旗將對惠民小區、匯景華府、瑪瑙湖小區、新電力小區、地稅平房區進行供熱管網改造。
從市區惠民工程建設到牧區基礎設施建設,烏拉特后旗不斷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城鄉差別越來越小,成為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我家有了移動通訊信號,以后有事可以直接給我打電話啦。”今年元旦剛過,位于潮格溫都爾鎮巴音努如嘎查境內的通訊鐵塔順利通過驗收,4G信號正式接通,嘎查牧民喬占明拿起手機迫不及待地給親友打電話報告這一喜訊。
如今,在新建通訊鐵塔的普惠下,牧民們通過信息網絡學習各項惠民政策、科學種植養殖方式,讓自家的牛羊肉、奶制品等在網上銷售,成為“新牧人”。茶余飯后,牧民們暢通無阻地用手機刷起了視頻、開啟了直播分享牧區生活、與親朋好友們視頻通話,樂在其中,即使地處偏遠牧區也能暢享網絡高速“沖浪”。
巴音寶力格鎮
一年來,烏拉特后旗堅定不移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國家衛生縣城順利通過復審。潤豐老舊小區改造全面完成,獨立工礦區一期項目基本建成。城鎮新建綠地413畝,鋪設各類管網 29.4公里。高標準改造同歌樂歌景觀河,新建蘇木鎮垃圾轉運站10座,在全市率先完成農牧區3130戶清潔取暖改造任務。實施飲水安全提升工程,惠及327戶1226人。浩日格等三個嘎查隊部接通網電,實現了50個嘎查村隊部全部通網電的目標。新建通訊基站塔架21座,牧區主要路段通訊信號明顯改善,智慧廣電服務惠及1732戶分散居住牧戶。青烏一級公路全面完工,莫林至巴阿界路網改善工程建成通車。新改建農村牧區公路174.9公里,并獲評全區“四好農村路”示范旗。
奮斗鑄就輝煌,實干贏得未來。接下來,烏拉特后旗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旗委的堅強領導下,匯聚駝鄉兒女磅礴力量,錨定挺進中國西部百強中游目標任務,為建成一個“新后旗”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