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臨河區的鏡湖、青春湖四周綠樹掩映、芳草連天,沿岸農家樂、民宿設施齊全、服務周到,游客紛至沓來。
6月7日至10日,2024年巴彥淖爾市端午節龍舟賽在磴口縣北海濕地公園舉行,約2.3萬名市民、游客慕名而來,共賞龍舟健兒劈波斬浪之姿,感受傳統龍舟賽的魅力。
……
當下的巴彥淖爾,深度融合“詩”與“遠方”,處處是景、時時可游。
一年來,我市聚焦辦好兩件大事,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持續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今年1—3月,全市接待國內游客498.61萬人次,同比增長356.23%;實現國內游客花費57.17億元,同比增長382.77%,同比增幅全區排名第一。
高位布局 靶向發力
擘畫文旅融合新藍圖
端午假期期間,烏梁素海碧波蕩漾、水鳥蹁躚,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游玩。烏拉特中旗的塞外塔拉草原度假景區這段時間景色宜人,游客們在草地上撐起帳篷,嗅著泥土和綠草的清香,觀賞絢麗晚霞,看繁星滿天。
露營成為我市周邊游的“新晉網紅”,金馬湖畔露營基地、非遺小鎮等18家風格不同的露營地深受市民和游客的歡迎,拓寬了全市假期旅游市場。
……
產業發展,規劃先行。一年來,我市聚力把好文旅發展“方向盤”,堅持“融合”“創新”“開發”的發展理念,整合文旅資源、突出產業特色,在驅動文旅融合、產業發展上下功夫,努力構建“文旅資源串珠成線、連線成片,產業發展‘一盤棋’”格局,有力促進了我市文化與旅游的激情碰撞和深度融合,為我市文旅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推動組建市文旅投公司,用好用活國家、自治區、市文旅政策,爭取各類資金8000多萬元、落實好《巴彥淖爾市貫徹落實自治區〈關于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方案》《巴彥淖爾市打造“旅游四地”實施方案(2024—2025年)》等一系列科學規劃,不斷推動我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以赴抓好項目布局謀劃、招商引資、落地建設,不斷夯實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根基,促進文旅產品提檔升級、文旅業態豐富多元。圍繞“旅游四地”品牌建設,加快推進臨河區浩彤旅居式康養度假地、鏡湖自駕游+露營基地、五原塔爾湖鎮梨園露營地等18個項目建設。努力推動臨河區河套民俗文化印象體驗地、漠南旅游休閑酒店和研學基地、烏拉特中旗亞高原體育綜合訓練基地、烏拉特后旗溫泉康養小鎮等項目落地落實。圍繞烏梁素海,爭取5000萬元實施景區設施提升、景區運營和阿力奔草原度假區建設、文化旅游研學基地、景區智慧化管理4個項目。
夯基提質 豐富載體
文旅共興激發新動能
今年以來,巴彥淖爾渡·陰山自駕線路吸引了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和越野愛好者。“如今,人們在旅游目的地選擇上越來越趨于理性,不再扎堆那些熱門旅游城市,而是更傾向于選擇有特色美食美景和接地氣的民俗風情,能為游客提供極具性價比和魅力的旅游體驗。”來自北京的越野愛好者閆波說。
沿著巴彥淖爾“‘幾字彎’頭·錦繡河套”鄉村旅游線,走進最美鄉村,享受田園風光。
華燈初上,到臨河區黃河灣步行街看金川河映照著游船畫舫、亭臺樓閣,仿古建筑飛檐斗拱、層樓疊榭,感受人文與美景的絕妙融合。
……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與旅游融合是“詩與遠方”的牽手相伴。一年來,我市聚焦旅游生活化、體驗化趨勢,從供需兩端發力,相繼推出“三北奇跡”生態治理游、“千年基業·暢游黃河‘幾字彎’”、“尋河套民俗 感悟黃河文化”研學游、跟著賽事去旅游等10條精品線路,一系列“可感知、可觸摸、可消費、可體驗”的文化旅游產品,不斷提升著巴彥淖爾的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今年“五一”假期,我市入圍神州租車西北地區車輛預定出租率最高城市榜單,并在去哪兒網最受歡迎的小眾旅游目的地榜單中排名第三。央視連續兩次聚焦,央廣網、人民網、中國農網、新浪網央視新聞、中國食品網及自治區各大主流媒體等也相繼報道,全網相關視頻、文章點擊量超千萬次。
節會搭臺 全民宣傳
構筑文旅發展新格局
黃河岸邊,明月之下,河套姑娘宛立靜夜,眼中景、水中月、心中情交相輝映,似萬物悄然生長,似靜水深厚綿長,似月光純潔靜謐……舞蹈《月上河套川》全景式展示了勤勞善良的河套人在八百里河套川繁衍生息,共同創造著美好生活。
沉浸式表演《古風八百里》和花傘表演《葵香八百里》亮相2024年“5·19中國旅游日”巴彥淖爾市主題活動暨首屆河套民俗文化活動,廣受好評。
《烏梁素海》《好大一棵樹》和旅游推薦劇《巴彥淖爾等你來》等新作相繼推出。
……
文化是歷史的烙印,也是城市發展的精髓和靈魂。一年來,我市圍繞建設文化強市目標,挖掘巴彥淖爾文源、梳理巴彥淖爾文脈、塑造巴彥淖爾文魂,并在搭好“旅游”臺的同時,專注唱好每一出“文化”戲,讓城市“回頭率”節節攀升。
在北京、重慶、呼和浩特、巴彥淖爾四城五地火熱舉行的五原黃柿子文化旅游季活動,讓黃柿子火遍了大江南北,也讓我市成為“五一”假期最受歡迎的小眾旅游目的地之一。今年“五一”假期,我市累計接待游客123.35萬人次,同比增長47.24%;累計實現國內游客總花費8.34億元。全市29家營業景區接待游客35.83萬人次,實現景區旅游收入1329.92萬元。
這項活動是我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取得嶄新成果的一個縮影。一年來,我市塑造核心宣傳品牌,深化城市營銷理念,打造城市文旅IP形象,將城市IP與IP產品、IP線路、IP美食等活化鏈接。開展上宣式、圈層式、內嵌式營銷,持續擦亮文旅品牌,通過抖音、快手、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布文旅宣傳信息、短視頻1700余條,點擊量突破2億次,多篇稿件被人民網、直播旅游網等媒體平臺轉載。用好“京蒙合作”“萬里茶道”等平臺,深化與京津冀、長三角、呼包鄂烏等協同發展區域的交流合作,開展宣傳推廣活動。今年,我市計劃舉辦“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1000余場,現已舉辦春節元宵節、“4·23”世界讀書日、“五一”勞動節和“5·19”中國旅游日四大系列主題活動500場。
從推進旅游為民到實施旅游帶動,從推動文旅融合到促進交流互鑒,我市將全面整合文化旅游資源,打造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文旅產品,奮力譜寫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