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活動室、暖心驛站、新業態人才孵化基地……近日,在杭錦后旗“紅紐帶”黨群服務中心,各具特色的功能室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組織和黨員構建起一站式的商圈黨群服務平臺。
針對新業態企業普遍存在黨員人數少、黨務力量弱、黨組織活動開展質量不高等問題,近年來,我市發揮黨建示范帶動作用,以提升服務能力為著力點,在兩新領域開展“強基固本”工程,密切黨組織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聯系,用心、用情、用力為“兩新”組織打造紅色之家、溫暖之家、幸福之家,實現“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經營發展雙提升。
暖“新”黨建聯盟 激活發展引擎
“以前企業之間交流很少,許多資源不能共享。”杭錦后旗三禾潤家百貨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姚永平表示,“現在有了暖‘新’黨建聯盟,商圈內的各類要素資源進一步相互配合、促進和銜接,為非公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
新業態發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我市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為創建目標,由組織部門牽頭,整合住建、司法、交通等職能單位資源,跨組織、跨領域、跨行業組建暖“新”黨建聯盟,組織開展法律援助、健康義診、困難幫扶、政策咨詢、節日慰問、愛心助學等服務事項,不斷把黨建聯盟的組織優勢、制度優勢轉化為開展工作、推動工作、落地見效的實踐成果。
為破解“兩新”商圈內企業各自為政、封閉孤立和黨組織經驗難共享、作用難發揮、活動難開展等問題,杭錦后旗整合相關職能部門資源,推動相關單位部門黨組織、企業和個私經營黨組織共同成立非建制聯合黨委,著力創建“紅色商圈”黨建聯盟融合發展新模式。截至目前,市場監管、民政等11個部門單位與伊利乳業、旭一牧業等60余家“兩新”組織按照自主自愿、共建共享原則加入暖“新”黨建聯盟。
暖“新”黨建聯盟通過共建活動平臺、分享工作資源、交流工作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等途徑,實現企業黨建與發展同頻共振、互動雙贏。全面開展“訪企問需 暖企護航”行動,通過召開座談會、深入企業調研、幫辦代辦等形式為全旗150余家企業提供精準服務,解決存在的問題;有效開展“百企興百村”行動,98家企業與68個村結對共建;扎實開展“黨建引領社會救助”行動,結對幫扶城鎮困難群眾295戶574人。
暖“新”服務驛站 構建關愛家園
志愿者在暖“新”驛站邀請外賣小哥進行服務評價
“送餐路過這里就可以免費給電動車充電、喝水、休息,遇到雨雪惡劣天氣能暫避一下,還提供免費的圖書報紙,閑暇時也能給自己‘充電’,真是貼心又暖心。”在臨河區,送外賣的小哥王剛在完成一單配送工作后,來到“暖新驛站”小憩,對當地黨組織建設的“暖心驛站”豎起了大拇指。
建設“暖新驛站”是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融入城市基層黨建格局的一項突破創新措施。針對快遞、外賣配送工作者缺乏休息場所的實際,我市“兩新”黨工委在開展調研走訪的基礎上,按照有統一標識、有合理布局、有管理制度、有必備設施、有服務項目的“五有”標準在城區合理布局建設“暖新驛站”,打造“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雨雪可避”的24小時溫情港灣。
“暖心驛站”配備充電樁、飲水機、微波爐、桌椅沙發、雨傘、藥品箱等設施,可為快遞員、外賣配送人員等群體提供臨時休息、飲用熱水、雨傘借用、書籍閱讀等服務。同時,有效整合各類服務資源下沉“暖新驛站”,聯合交警部門開展安全出行、平安建設等知識講座和業務培訓,聯合工青婦部門開展心理輔導、權益維護等專題活動,聯合醫療衛生部門開展免費健康診療等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暖新驛站”等服務網點182家。
“在鞏固現有‘暖新驛站’服務網點基礎上,拓展‘暖新食堂’‘司機之家’等多元化服務網點,不斷升級完善暖‘新’服務新舉措新功能,提供休息補給、蓄能充電、應急醫療救助等‘一站式’服務,以小溫暖、微服務提升新就業群體黨員職工的歸屬感。”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郭郁海表示。
暖“新”志愿服務 助力基層治理
“我到社區報到了,身上有暖‘新’志愿者這份榮耀,為城市基層建設貢獻力量,我們義不容辭。”今年3月份,臨河區貨運司機王洪杰和同事們加入了兼職網格員隊伍,發現私家車占用消防通道、違規搭建、環境衛生等問題,通過手機“隨手拍”、微信推送等方式及時上傳兼職網格員微信群,成了他們工作的一部分。
我市始終將作用發揮作為推進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揮新就業群體身在基層治理的獨特優勢,引導快遞員、外賣送餐員、貨車司機等群體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備案,組建兼職網格員隊伍,常態化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基層治理等工作,對表現優秀的給予獎勵,并納入網格員范疇,發揮好“流動哨兵”作用,推動新就業群體從“治理對象”轉變為“治理力量”。
每天中午或下午接近飯點,由外賣騎手組成的助老送餐小分隊會騰出時間,趕到臨河區金川街道“幸福味道助老餐廳”取營養餐,為有需要的老人送餐上門。在黨組織的引領下,這支助老送餐小分隊一直堅持公益配送,先后共為385名老人免費送去了暖心營養餐。小分隊成員張靜說,“看到幾位老人,就想到自己的爺爺奶奶,現在黨和政府這么關心、支持我們這個群體,我們也想著力所能及地回報社會。”
當地街道社區與美團、餓了么等企業簽訂“我們的城市·共享的家園共駐共建協議書”,將218名快遞員、外賣員吸納發展為兼職網格員,組建暖“新”志愿服務隊9支710人讓新就業群體逐步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市民、社區百姓的新鄰居、基層治理的新力量。截至目前,開展各類活動90余場次,發現處理治安線索、安全隱患等問題68個,服務群眾20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