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五原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群眾所期所盼,用好用活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以增加群眾收入為目標,不斷夯實民族地區發展基礎,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水興百業旺,水利惠民生。近日,筆者在勝豐鎮紅隆永村渠道襯砌施工現場看到,渠道兩旁機械穿梭、車輛轟鳴,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總長790米的膜袋渠鋪設,6座舊閘維修也同步進行中。“紅隆永村一、五組是少數民族聚居村組,這里土地有鹽堿,渠道不暢通,農業生產有許多不便,老百姓澆水困難。我們爭取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對這兩個組進行了渠道襯砌。工程完成以后,農業生產也更便利,而且能達到節水控水的目的。”勝豐鎮黨委副書記王亞飛說。
渠道襯砌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灌溉進度,減少渠道滲漏,同時也能有效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降低干渠安全隱患,保障灌溉暢通運行,全力促進農業產業提檔升級。今年,五原縣民族事務委員會共爭取少數民族發展資金469萬元,在套海鎮、天吉泰鎮、塔爾湖鎮、豐裕辦事處、新公中鎮、勝豐鎮6個鄉鎮新建生產生活用橋及渠道襯砌等13個項目,切實解決群眾關切的民生小事,最大限度發揮項目效益,助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為全縣各族群眾謀發展。“五原縣現有27個少數民族聚居村組。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主要用于少數民族聚居村組的養殖圈舍改造和小型基本農田建設。下一步,我們積極爭取上級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更好地解決少數民族聚居村組的急難愁盼問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提升少數民族聚居村組的生產生活條件,助力鄉村振興。”五原縣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蘇日嘎勒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