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抓好烏蘭牧騎學習培訓、內容生產、演出服務三項重點任務,充分發揮烏蘭牧騎演出、宣傳、服務、創作等職能,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認真做好烏蘭牧騎“學·創·演”成果轉化工作,積極開展“創演質量提升行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扎根生活沃土 服務農牧民群眾
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一代又一代的烏蘭牧騎,心中裝著群眾,腳上沾著泥土,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以“學”為主,促進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隊員素質提升。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任務,組織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培訓,以學促用,聚焦新時代廣大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將業務培訓與基層服務實踐相結合,加大隊員綜合技能培訓力度,提升隊員的表演、創作等業務素養,掌握新技術、新業態、新藝術形式,為完成新時代的各項演出宣傳任務打好基礎。以“創”為首,促進內容生產能力。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弘揚宣傳烏蘭牧騎精神、蒙古馬精神、北疆文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突出民族團結、文化特色,通過主題創作、交流學習、藝術輔導等方式,激發隊伍內部生產創作積極性,提升隊員的自主創作能力。充分發揮“老帶新、傳幫帶”的重要作用,邀請老一輩烏蘭牧騎優秀人才定期對隊員進行階段性培訓,對年輕隊員創作完成的作品進行審核、指點、提升,進行二度修改,提煉精品。以“演”為重,提升服務能力。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始終堅持服務農牧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緊密對接群眾需求,采取流動舞臺車、組建小分隊等形式,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送歡樂送文明”等為主題,深入農村牧區、社區、廠礦企業、學校等開展演出,將黨的政策和關懷送到千家萬戶、田間地頭,不斷滿足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不斷提高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質量。開展“學·創·演”以來,共完成演出150場,其中深入農村牧區、邊遠地區、基層單位演出100余場,觀眾人數達到80萬余人。
堅持守正創新 高質量創作文藝精品
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品質文化供給。
近年來,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在自主創作的基礎上,積極與周邊區域有創作能力的人才聯合創作,創作了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先后創作了歌曲《吉祥的鴻雁》《永遠歌唱共產黨》、民族歌劇《燃燒的火焰》《恩克巴雅爾》、現代歌劇《情系三代人》、群舞《輕騎兵之歌》《牟納神駿》、曲藝類作品《瑪乃烏蘭牧騎來了》《德孝傳承》《喜訊傳到牧民家》《永恒的誓言》、器樂曲《遼闊美麗的杭蓋》《我的家鄉烏拉特》《美麗家園》等一批主題鮮明、易于傳播,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劇目100余個。群舞《輕騎兵之歌》入選第十三屆全國舞蹈展演名錄;現代歌劇《情系三代人》入選2018年自治區優秀劇目和第三批全區戲曲進鄉村劇(節)目錄,并榮獲第二屆內蒙古地方戲曲優秀劇目展演優秀劇目獎、優秀組織獎和多個單項獎;原創民族歌舞晚會《鴻雁的故鄉》榮獲第八屆全區烏蘭牧騎藝術節集體銀獎和創作、表演等多個單項獎;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以“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不斷落地生根”為主題創作的歌舞劇《烏梁素海》,也于6月正式與觀眾見面。高標準開展了一系列演出活動。“學·創·演”工作開展以來,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其中,《蘆葦畫夢》獲第六屆內蒙古二人臺藝術節地方戲展演小型劇目三等獎,戲曲演員劉曄榮獲第六屆中國(黃河流域)戲曲紅梅大賽總決賽表演類二等獎,聲樂演員王璐獲第五屆“草原金秋”全區聲樂比賽民族組金獎等。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按照“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工作要求,在日常的演出工作中,廣泛傳唱展示榮獲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的《蒙漢合璧烏拉特民歌精選》中的民族歌曲,利用節假日深入各個傳習所、學校、社區開展“烏拉特民歌”“爬山調”傳習授課。同時,積極參與“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草原文化遺產保護日”等節日非遺集中宣傳展示活動,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北疆文化建設。拓寬了宣傳渠道。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充分借助短視頻平臺傳播優勢,以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為基層群眾提供演出、藝術輔導、政策宣傳、生產生活技能傳授等點對點服務。同時,大力培養“一專多能”人才,組建了網絡平臺創作團隊,通過烏蘭牧騎“微課堂”培訓和自學探索,不斷提升編輯水平。依托自主運營的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快手賬號,在線上進行直播演出、抖音作品展示,進一步擴大了烏蘭牧騎宣傳范圍。截至目前,公眾號發布報道120余篇,視頻號上傳作品100余條,累計播放量96萬次,轉發、點贊、評論次數逐步增加,其中,烏蘭牧騎走進烏梁素海演出視頻播放量13.8萬次,莫尼山音樂那達慕開幕式視頻播放量3.6萬次以上,生活實踐活動視頻播放量2萬次以上,受眾人數達90余萬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忠誠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推出符合人民需求的精品力作,服務基層群眾,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