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赤峰市區出發,向西行駛90公里,到達松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
“歡迎大家來到小廟子村!”全國人大代表、小廟子村黨總支書記趙會杰熱情迎上前。
趙會杰,人稱“網紅萌嬸”書記,曾3次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過小廟子村發展情況。在她的帶領下,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幸福村。
小廟子村地處燕山余脈鳳凰山腳下,轄9個村民小組,有村民808戶2700人,人均不足3畝耕地。過去,村民靠種植玉米、雜糧為生。這些年,村里積極引導村民改變單一的種植模式,鼓勵發展中藥材種植,黨員帶頭成立合作社,延伸產業鏈條,為村里開啟了致富門路。
“我們村種植的中藥材有桔梗、牛膝、黨參等10多個品種。”順著趙會杰手指的方向望去,一片藥田里,綠油油的藥材苗隨風搖曳,長勢喜人。
“別小瞧這小小的藥材,就拿眼前這個牛膝來說,一畝地純收入能達6000元,收入要比種谷子和玉米高很多。種植中藥材這條路算是走對了。”趙會杰笑著說。
2014年,小廟子村黨總支牽頭成立赤峰宏都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2000畝,規模化種植中藥材,并將中藥材進行初加工,進一步延伸中藥材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
“我們村的中藥材供給很多藥廠和藥材供應商,不愁銷路。”宏都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永波說,去年合作社收入達到2000萬元。
合作社的成立,讓小廟子村村民又多了一份收入來源。“現在是田間管理階段,我們每天雇80多人,到了春季和秋季,每天需要200多勞動力到藥材生產車間工作。村民的務工費一天最多是400元。”李永波告訴記者。
小廟子村發生的變化,吸引了不少有“能耐”的外出村民回村發展,這些新農民的數量已經達到20多人。2023年,村民畢向東返鄉創業,建設益農種植專業合作社,除了種植中藥材還進行蔬菜初加工,讓更多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發展中藥材種植、打造經濟林、擴大肉牛養殖規模、新建蔬菜加工廠,小廟子村“四駕馬車”并駕齊驅,這也是趙會杰帶領村民致富的四件寶。如今,在她的帶領下,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年人均收入達到2萬多元。
村民生活蒸蒸日上,小廟子村的名片也越集越多,先后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我們將繼續加大產業發展力度,把各族群眾都聚集到產業鏈上,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趙會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