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多措并舉將“三北”工程打造成為綠美生態工程、高品質發展工程、興業富民工程。
堅持系統治理,打造綠美生態工程。按照以水定綠、分區施策、因害設防原則,打好護山、節水、造林、改田、保湖、增草、治沙組合拳。打破行政區域界限,深化合作聯動,在與阿拉善盟毗鄰的劉拐沙頭實施阻沙入黃工程,已形成喬木林“擋沙墻”20米、灌木林“阻沙帶”100米、種草“固沙網”2000米。
新華林場不斷擴綠興綠
堅持創新驅動,打造高品質發展工程。與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自治區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河套地區鹽堿地林草植被構建和生態修復博士科研工作站,開展節水灌溉設施配置和布局研究。實施國家、自治區級“揭榜掛帥”項目7項,研制生產5種型號的壓沙機并推廣應用,全市治沙機械化率達到60%以上,較傳統治沙效率提高5倍以上??偨Y磴口縣光伏+生態治理免灌、少灌“141”節水生態治理、免灌檉柳活沙障固沙等技術模式,進一步提高治理效率。
堅持全民受益,打造興業富民工程。在烏蘭布和沙漠黃河岸線流沙聯防聯治攻堅區工程固沙、林木栽植、管理管護過程中,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牧民”方式,帶動周邊農牧民投工投勞。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探索“林場+農牧民”模式,在基礎設施、一體化工程、生態項目建設過程中實施“以工代賑”。協調綠基會、環基會等社會組織,吸引螞蟻森林、大眾汽車集團等企業參與防沙治沙,完成治理面積9.3萬畝。截至目前,共有近20個合作社、40多家企業、1.6萬余名農牧民參與到工程建設中,農牧民人均增收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