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近年來,臨河區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在城鄉精心打造多個紅石榴圖書角,結合民族團結主題創新性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創建活動,積極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合力畫好各民族團結“同心圓”。
走進臨河區圖書館的紅石榴圖書角,安靜而舒適的閱讀環境,內容豐富的書籍,讓不少市民來此享受閱讀的樂趣。“為推動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工作深入開展,充分發揮圖書閱讀的優勢和作用,我們率先在區圖書館和公益書屋設立了‘紅石榴圖書角’,向各族群眾推薦促進民族團結的優秀圖書和音像產品,講好臨河故事。”臨河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局長喬曉慶說。
“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如民族政策解讀、讀書沙龍、讀書分享會等,搭建起各民族學習互動的平臺,讓閱讀成為連接心靈與智慧的橋梁。”臨河區圖書館館長周曉梅介紹,紅石榴圖書角不僅是傳播知識的場所,更是促進民族交流、增進民族感情的紐帶。
書香傳遞民族之情,閱讀綻放團結之花。在臨河區第八中學的紅石榴圖書角,學生們熱烈地分享著各自的讀書心得,講述著民族團結的故事。《三千孤兒入內蒙》中都貴瑪的無私奉獻,《齊心協力建包鋼》中各族人民的團結感人事跡……學校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借助書香校園、民族政策宣傳月等,將民族團結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孩子們的心田。
走進烏蘭圖克鎮紅旗村,一排排樹木綠樹成蔭,一條條通村柏油馬路干凈整齊,村民們正翻閱著民族團結、種植養殖方面的書籍,相互交流彼此的學習經驗。烏蘭圖克鎮通過推動“草原書屋”“紅石榴圖書角”與黨建、民族團結、“三下鄉”、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工作相結合,將“草原書屋”作為各村、組黨員學習教育主陣地。同時,利用“紅石榴圖書角”開展理論宣講活動,充分發揮“紅石榴圖書角”傳播思想、傳承文化的作用,使“小書角”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糧倉”。
下一步,臨河區將持續鞏固提升紅石榴圖書角文化交流的作用,增強各族群眾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