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羽毛球比賽中,干部職工們揮拍競技、激情飛揚;中小學生足球競賽中,青少年們展現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在“婦女之家”的展架上,串珠、刺繡、毛線鉤織等各具特色的工藝品分類陳列……在我市各地,精彩的群團活動如火如荼進行。
群團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群團工作是黨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為完成黨的中心任務而奮斗的重要工作,群團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以改革推動群團組織提高工作和服務水平,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運行機制體系,推動群團組織工作轉起來、活動豐富起來、活力體現出來,切實發揮好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凝聚強大發展合力。
推動強基固本
組織動員廣大職工投身高質量發展
“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來自工會的關懷。”“集體協商制度是能幫我們工人爭取權益、為我們說話的。”“今年看病,醫療互助保障金可是幫了大忙……”職工有所呼,工會有所應。我市各級工會充分發揮黨組織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時刻關注職工需求,推動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讓廣大職工感受到“避風港”的溫暖。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產業工人隊伍素質全面提升,工會干部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工會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工會建設和發展躍上新的臺階。
持續深化工會改革,以建強基層為重點,扎實開展“旗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建立市總工會領導和機關部室對旗縣級工會聯系指導服務制度機制,實現旗縣工會對口聯系全覆蓋。聚焦新就業形態領域、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開展建會入會集中行動,不斷擴大工會組織覆蓋面,持續推進工會組織和會員實名制采集錄入,全市實名制錄入基層工會組織達2119個、會員達17.4萬名,新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7312名。持續推進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廣泛開展“六有”工會建設和“雙爭”“雙創優”活動,全面推進“會、站、家”一體化建設,累計命名全市先進職工之家70個、職工小家37個。加強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隊伍建設,充實基層工會力量,共選聘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集體協商指導員等111名。強化工會干部能力建設,分級分類培訓工會干部和職工代表2.26萬余人次,干部職工履職本領不斷增強。
激發基層動能
引領青年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奏國歌、唱團歌、新團員宣誓等程序環環相扣,新團員在鮮艷的團旗下莊重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烏拉特中旗、杭錦后旗等地舉辦的入團儀式上,團員青年用誓詞表達出對團組織的向往和為團組織增光添彩的豪情。
交通安全知識、禁毒知識、未成年人保護法……在市第三中學的操場上,一場沉浸式的普法體驗讓學生們進一步增強法治意識和法治理念。
……
黨的十八大以來,團市委推行由鄉鎮街道結合自身實際自行選題,采取分類實施、重點實施、品牌實施、項目實施的工作辦法,圍繞思想引領、基層組織建設、青年志愿服務、生態文明實踐、青年創業就業5類重點工作,創建基層共青團工作特色品牌,有效推進鄉鎮街道共青團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品牌化、特色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全面推動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工作在基層一線落地落實。
今年以來,團市委發揮青年講師團引領作用,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宣講會7場。組織開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青春年少好讀書”“國家安全 青春挺膺”等系列活動,全市2770個團支部、5.3萬名團員青年參與。積極用先進典型激勵廣大青年,聯合相關單位開展“最美快遞員”評選表彰活動,表彰郵政快遞行業先進集體2個、“最美快遞員”6名。舉辦普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主題示范團課大賽和少先隊輔導員專業技能大賽,舉辦“青聯大講堂”2場,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維護民族團結思想共識。
找準職能定位
團結帶領婦女建功新時代
在臨河區黃河灣步行街“巧手手工作室”,一群婦女正在嫻熟地編織作品。靈巧的手在絨線間游走著,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逐漸呈現。她們用一針一線編織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烏拉特后旗巾創圖克民族服飾制作培訓基地,十多個婦女有的踩著縫紉機,有的裁剪布料,認真地學習技藝。基地講師正在給她們教授蒙古族服飾的制圖和裁剪,希望她們掌握從服飾設計到制作全過程的知識和技能,帶領廣大婦女群眾把“小手藝”變成“大經濟”。
……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婦聯基層組織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掀起一輪改革建設高潮,為創造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貢獻婦聯力量。
2016年,《全國婦聯改革方案》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吹響婦聯改革沖鋒號。市婦聯通過試點先行、以點帶面、招賢納才推進基層婦聯組織改革。截至2017年10月,我市圓滿完成鄉鎮(街道)婦聯組織區域化建設及嘎查村(社區)“會改聯”工作,全市新增基層婦聯組織成員8176名,基層組織力量全面加強。為推動改革不斷向基層延伸、取得更大成效,2022年5月,全市婦女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市婦聯第三屆執委會和新一屆領導班子。參會女代表、婦聯執委等成員中各行各業勞動婦女和知識女性優秀代表比例進一步提升,結構進一步優化,廣泛性代表性增強。
全市各級婦聯始終堅持“黨建帶婦建、婦建服務黨建”,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持為基層減負,促進工作提標提速提效,激發基層組織活力。深入實施“強基擴面促活”工程和“基層婦聯作用發揮提升年”行動,重點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社會群體等領域靈活多樣建立婦聯組織。靈活創建“婦女之家”“婦女微家”“婦聯執委工作室”等。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婦聯在“三新”領域、機關事業單位、行業系統等組織中建立婦聯組織821個,其中在“三新”領域建立婦聯組織333個,吸收團體會員29個。全市各級婦聯共建成“婦女之家”862個、“婦女微家”133個,有效延伸婦聯組織服務半徑。注重發揮基層婦聯執委作用,創新聯系婦女群眾工作機制,建立“婦聯執委工作室”27個,推進爭做“五好執委”行動,基層組織建設水平和服務群眾能力明顯提升。深化“三大工程”、做精“六大行動”,在夯實婦女思想引領、促進婦女創業就業、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等方面精準發力,持續提升廣大婦女兒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市將進一步深化群團改革,不斷提升群團組織的組織力、引領力、凝聚力,推動群團組織進一步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為譜寫現代化巴彥淖爾建設新篇章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