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磴口縣積極探索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新模式,全面統籌現場教學培訓資源,打造現場教學示范點,全方位增強干部教育培訓吸引力和實效性。
用好立地資源,筑牢黨性根基。積極發掘本地獨特“兵團文化”“糧倉文化”等紅色基因,把“家門口”的資源用好用活,打造內蒙古兵團博物館、三盛公水利樞紐等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個,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個,推出紅色精品研學路線1條。2023年以來,全縣各級黨組織利用“七一”、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1700余名黨員干部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以現場觀摩、交流互動的“沉浸式”體驗,凝聚起奮發向前的不竭動力。
把準重點方向,繪就振興圖景。依托設施農業、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示范村,打造設施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光伏小鎮等現場觀摩教學點4個,配套制定農牧業教學推廣等現場教學課程4個,開設符合農村工作需要的農業品牌培育、農產品電商、農旅融合發展、產業培育、集體經濟發展等5個專題學習系列,集中展示設施農牧業、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的新成果。教學點成立以來,組織全縣蘇木鎮、嘎查村黨支部書記等群體開展觀摩交流22次,覆蓋黨員干部群眾1900余人。
聚焦大事要事,激活發展動能。依托現場教學點全力推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打造磴口縣防沙治沙創新實踐基地,設計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新時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等3條主題路線、9個現場教學專題,對應創作11個配套課程、1個情景教學課程。2023年以來,共舉辦各級干部教育培訓30余次、培訓900余人,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全力完成兩件大事、筑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提供了強大思想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