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河區雙河鎮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各項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在落實“一抓二促三突出”的創建理念基礎上,突出主線意識,凝聚思想共識,對標農民共同富裕目標持續發力,通過“三個堅持”抓示范、出亮點,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
堅持分類分步,產業高質高效。圍繞“兩帶一中心”產業發展思路,將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有機結合,集聚農牧、發改、旅游等合力,激發河套學院、內蒙古美術職業學院等轄區共建單位創建活力,緊扣三產融合發展定位,實施產業提升“五個一”工程。在馬場地村奶食品加工廠、臨鐵村田禾園醬菜廠、躍進村種雞育雛項目不斷創收的基礎上,分類分步推進十大產業項目建設。當前正在實施的團結村菜籃子集貿市場、“我在河套有麥田”農旅項目、匯文學校、河套印象體驗地等6個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8.5億元,為全鎮1.4萬各族群眾增收致富注入了強大動力。
堅持以點帶面,鄉村宜居宜業。學深用活“千萬工程”經驗,突出“因地制宜、群眾參與”兩個關鍵,以馬場地村為試點,總結人居環境整治經驗做法并在全鎮16個村推廣運用,年老體弱群體由紅石榴志愿服務隊上門服務,無需出工,這一舉措有效提高了全鎮人居環境整治精細化水平,形成各族群眾人人參與、人人出力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鎮成立保潔員隊伍63支,收取保潔費43.6萬元,栽植各類苗木85050株,新配垃圾桶460個、電動垃圾清運車2輛,安裝太陽能路燈258盞。
堅持循序漸進,民風向善向上。依托“傳播、踐行、服務”三大功能,發揮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用,通過舉辦廣場舞大賽、“道中華·慶七一”村晚、“我在河套有麥田·歡天喜地麥收季”民俗展演等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更加熱愛、更加自豪、更加自信。依托“四下基層”工作機制,持續推行“1+N”矛盾多元化解機制,創新“和諧萬家調解室”“紅石榴調解室”等載體,不斷拓寬各族群眾矛盾糾紛化解和信訪問題解決渠道。截至目前,全鎮化解矛盾糾紛156件次,讓向善向上成為主旋律,構筑起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良好社會氛圍。
下一步,臨河區雙河鎮將繼續豐富各村創建內容,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講清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解決好各族群眾所需所盼,不斷推進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工作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