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暫時還睡不著。兒子又拿出了他向同學借來的書,饒有興味地讀了起來。讀到趣處,他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也有時候,他會拉著我,在書頁上指指點點,和我分享書里的人和事。
借書而讀,也趣味十足。
大概是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班上同學流行讀作文書。別以為作文書沒意思,幾十年前,窮鄉僻壤的小學,能有幾本作文書可看,那是何等幸福、何等榮耀、何等驕傲的事情。我的同桌,至今我都記得他的名字——磊磊。他爸爸在工廠上班,每月有固定的收入,他家的條件在當時算是數一數二的。磊磊的爸爸給磊磊買了不少作文書,有滿分作文、優秀作文,還有作文選集等等。當他把印著花花綠綠封面的作文書一股腦兒全倒在桌子上的那一刻,全班同學都驚呆了。是的,書包里除了課本就是幾個作業本的我們,哪里見過這么多、這么好的課外書。
因為作文書,磊磊成了班里的焦點人物。很多同學都想向他借作文書看,但很多時候,都無功而返。作為他的同桌,我心里也渴慕著能讀一讀他的作文書,哪怕只是翻一翻,看幾眼也好。
有的同學和磊磊分享小零食,比如辣條和干脆面,磊磊答應給對方看一節課作文書。有的同學把自己心愛的玻璃彈珠拿出幾顆送給磊磊,磊磊便允許對方把作文書拿回家看幾天。我也想看作文書,特別特別想,可是,我沒有什么東西能與他交換,為此,我苦惱失落了很久很久。
磊磊是一個淘氣的男孩子,課上常常左顧右盼說小話。因為聽課不專心,作業成了他的小煩惱。老師當初將我和磊磊安排做同桌,就是想要我在學習上多幫助磊磊。一天,又到了交語文作業的時候,磊磊的作業本上還空空如也,只字未動。“咋辦?我不會寫!”“我給你講這道題,講完了,你能把作文書借我看看嗎?”磊磊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
磊磊的作文書真好看啊!一篇篇作文如一軸軸畫卷,在我的眼前徐徐展開。我貧瘠、荒涼、單調的世界,一下子變得花團錦簇、生機盎然。
那時候,我才懵懵懂懂地覺得,讀書真好。
我的初中,依舊在鄉下度過,忙得只剩下了課堂和作業。依稀記得,學校里有一間圖書室,但我沒有進去過。班主任老師曾從圖書室里借出很多書給我們看,發在我手上的是《茶花女》。一個窮孩子,一個土少年,終究是辜負了這最初的文學啟蒙。
中考前夕,得到消息說,中考語文可能會涉及四大名著的相關知識點,我們可敬可愛的語文老師于是帶著我們一起抄寫四大名著的目錄。一章一章,一回一回,那些寫在筆記本上的字跡,如今早已模糊。然而,那些目光與文字交匯的點滴時光,卻在成長中沉淀下來,成為熠熠生輝的記憶。
抄書,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一種收獲?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古今中外,無數的賢哲圣人,在讀書這一問題上,竟不約而同地達成共識:書籍,是靈丹妙藥。讀書,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好。
時至今日,常常地,我會懷念起那些捧書而讀的時光。常常地,我會陪著我的孩子,用一本書,打開午后時光。他讀他的故事,我讀我的所愛。我們讀著書,彼此不說話,卻十分美好。
是的,有書可讀,有書里的故事令你動容,叫你沉思,引你遐想,促你前行,可不就是人生的幸事一樁?
流年轉瞬,歲月拔節。與書為伴,就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