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二白帶著十幾個婦女半夜不睡覺,給志愿軍做了一批實納幫子鞋。她叮囑大家說:“志愿軍在朝鮮荒無人煙的地方打仗,爬雪山過草地的,費鞋,底子要厚些,幫子要耐穿。唉——,盡些年輕娃娃,有的還丟了命,怪可憐的。”
這一年六月下旬,戈五女還被推舉為全縣婦女代表,坐汽車又坐火車一直到了天津大城市,參加對志愿軍將士的犒勞慰問。返回來的時候,帶回一件振奮人心的特大喜訊,說杭錦后旗出了個大英雄,名叫劉光子,孤膽英雄,在戰場上一個人俘虜六十三個英軍。邢二才聽了戈五女繪聲繪色的講述,有些不大相信,說六十多個鬼子都拿著槍,咋就乖乖被俘了?再說朝鮮戰場是志愿軍跟美國人打仗,咋又出來英軍了呢?戈五女見識多,說出英美聯軍狼狽為奸侵略朝鮮的事實。劉光子乘著英軍驚慌失措之機虛張聲勢好像指揮千軍萬馬,被嚇蒙的英軍逃兵不知底細,在慌亂中乖乖舉手投降。戈五女還說,聽部隊上的人說,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勇敢是第一重要的,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劉光子當時殺紅了眼,一個人面對一大群敵人,他那樣的舉動,英國人做夢也不會想到。
中共中央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編制出臺,其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有步驟地促進農業、手工業的合作化;繼續進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保證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的比重穩步增長,同時正確發揮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作用;保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
實現五年計劃,是在現有環境下的一種特殊形式的階級斗爭。人民的敵人將采取各種方法來破壞五年計劃。全國人民必須時時刻刻地提高政治警惕性,肅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擊破國內國外敵人對于五年計劃任何形式的破壞活動。在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聯盟是我國獲得偉大人民革命勝利、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是我國繼續取得社會主義勝利的基礎。為著運用和加強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權力來有計劃地發展和改造國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社會,就必須不斷地鞏固工農聯盟,鞏固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國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陜壩地委按照社會主義人民當家作主的精神,從1950年開始,每年按季度召開人民代表大會,充分發揚民主,討論地方經、社會發展藍圖,同時根據河套地區通過起義解放的實情,成立專門的政治協商機構,地委書記沈新發親自兼任政治協商委員會主任委員,發揮黨政軍舊職人員的智力資源優勢,共同制定了包括財政經濟工作、政法工作、文教衛生工作在內的計劃大綱,迅速掀起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潮。河套地區是農業經濟占主導的地區,計劃大綱把農牧林業生產計劃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提出在1953年小麥生產總產量翻一番、畝產單產提高百分之五十的奮斗目標。
南臺子村村長邢二才發動群眾,挖掘潛力,開荒墾殖,當年耕地面積由過去的3000畝擴大到4000畝。計劃單產每畝100斤,總產達到40萬斤。其中秋夏作物小麥1356.8畝,單產120斤,總產162816斤;大麥251畝,單產87斤,總產21837斤;莜麥50畝,單產46斤,總產2300斤。秋田作物包括水稻、玉米、高粱、谷子、糜子、紅綠豆、山藥、油料麻子等多個品種,確保一年下來村民要甚有甚不缺甚。二才在群眾大會上說:“南臺子在我們手上趕上了好時候,共產黨給我們做主,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動者不得食,公平合理。誰有多大能耐都使出來哇,再不用擔心土匪叼搶、地主剝削。何況,這南臺子土好水也好,種甚長甚甚好吃。大家伙兒就撲下身子大干哇,往后的日子一年比一年紅火!”
4
一年一度的春節臨近了,臘八一過,南臺子村人就開始預備過年的食品,經過兩年的恢復生產,家家戶戶的糧倉和米面甕都有了,過年也便講究起來,蒸煮炸燙樣樣都細細地做,細細地品,仿佛只有這樣,才對得起新的社會,新的日子。臘月二十二這天,天剛蒙蒙亮,村里人就看見一個拉駱駝的人從纏金渠畔向這邊走來。那駱駝的背上沉甸甸地綁著袋子簍子之類,駱駝昂首挺胸,邁著穩健的步伐。待走到村口時,那拉駱駝的就從渠背上拐了下來,徑直走進村子。陌生人進村,按規矩都要盤查。民兵連連長鄔青海扛著槍迎了上去,卻見那拉駱駝的人只有一條胳膊,細看并不認識。倒是那駝客歡歡喜喜先開口打了招呼,說:“這位兄弟,請問這就是南臺子村哇?”鄔青海答道:“是呀,請問這位兄長,你是走親戚?還是做買賣?”駝客說:“村里有叫邢二才的人哇?我是回來找二才的。”鄔青海見來人說出二才的名字,心里猜出這駝客定有來歷,于是將一顆提著的心放下,說:“有啊,他現在是我們村長,名氣大得很哩。你咋認識他的?”駝客沒有即刻說話,眼眶里噙著淚花,“走,你帶我去,見了面再說。”說著挽起鄔青海的胳膀,顯出很親切的樣子。
原來,這位駝客名叫邢大才,是二才走失多年的哥哥。八年前,邢大才在駝隊曾與四處流浪的劉生愷相識,也是劉生愷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說來話長。那還是十八年前的一個午后,拉駱駝的邢長腿突然引了個陌生人并兩頭載著皮毛的駱駝到家里,說是合伙做生意的搭檔,從蒙古國相識一路到達臨河,預備回家打個照面再趕往五原隆興長交貨。二才媽一面炒雞蛋烙烙餅招待客人,一面把兩個兒子喊回家與三年沒回家的老子相認。上回邢長腿從家離開,大才子只有兩歲半,二才子還懷在肚里。邢長腿一手摟著一個兒子,高興得合不攏嘴,那位搭檔也羨慕地夸贊長腿好福氣。飯后兩個拉著駱駝望東而去,從此邢長腿就失了蹤影。二才媽在家苦等兩年,眼睛望穿也不見丈夫回來。也就在當年冬天,一場災難再次從天而降,村里來了土匪,挨家挨戶翻箱倒柜,臨走還擄走了年僅五歲的大才,二才撲上去拉住哥哥不讓走,卻被土匪一腳踹到門框上,摔傷腳骨,從此落下殘疾。二才媽遭此橫禍,精神失常,從此淪為瘋跑瘋逛的瘋子。
土匪把邢大才擄走后,十張羊皮賣給一位駝客。那駝客見大才聰明伶俐,十分喜歡,從此當親兒子撫養。大才十六歲那年,義父離世,臨走之前將他的身世一五一十講給他聽,囑咐他回南臺子找自己的母親和弟弟。大才知道自己身世后,決定離開駝隊返回家鄉尋親,不料在半道被抓了壯丁,編入閻錫山在后套的屯墾隊。后屯墾隊改編成八戰區所屬的五臨警備旅,還參加了打包頭的戰役。不幸的是大才在戰斗中被炮彈炸掉一只胳膊,所幸沒有丟掉性命。養好傷后,失去作戰能力的大才被部隊遣散,深知這樣回家會成為家里的拖累,于是心一橫又回到駝隊與人合伙跑蒙古買賣。駝隊來去匆忙,加以河套一帶匪盜橫行,安全沒有保障,大才回村尋親一事一直拖到現在。二才對這位突然出現在面前的哥哥起初恍若做夢,聽罷哥哥的敘說,腦中模糊的記憶漸漸清晰起來。哥倆抱頭痛哭一回,二才又將母親瘋癲長年不著家的實情告訴哥哥,兄弟倆商定,第二天就由大才打問行蹤,找回母親。
也就在當天夜里,巡邏的民兵發現一個黑影沿著纏金渠畔奔馳。那黑影跑得極快,邊跑邊發出亢奮激昂的呼聲。但看那影子,卻并不明白要到哪里,只是在渠背上來回飛奔,這樣奔跑了約兩個時辰,大概是跑累了,那影子便蹲在地上,胳膀抱著雙腿,低垂著頭哧哧喘氣,蓬亂而骯臟的長發掩住臉面,如一團亂草。巡邏民兵將所見情景報告給民兵連長鄔青海,鄔青海覺得奇巧,當即叫了四五個民兵,帶著槍,從南兩頭合圍,一舉將影子捕獲,帶回村委會。天亮后,人們驚奇地發現,這奔馳在暗夜中的女人,原來正是瘋癲不省人事的二才媽。大才二才趕到村委領媽回家,一面感謝幾位民兵辛苦幫忙。二才媽在家調養數日,神志奇跡般地恢復,當她看清走失多年的兒子大才站在面前時,放開聲大哭起來,那哭聲驚天動地,圍看的人個個動情落淚,唏噓不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