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過程中,五原縣不斷總結推廣轉化路徑、模式、案例。從草木稀疏到綠海林園,從傳統種植到現代農業……多年來,五原縣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實施綠色變革,在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指引下,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獲得“國字號”和“區字號”榮譽208項,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獲評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等,五原縣成為中西部農耕地區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鋒和典范,真正讓“綠水青山”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有力抓手。
三是打響“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讓河套優質農產品走向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產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產品質量提上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巴彥淖爾市深刻認識到,要全面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保護好生態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系統謀劃、統籌推動。創建一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既可以作為搭載優質農畜產品的“航空母艦”,進軍高端市場,又可以通過品牌效應倒逼農業轉型升級、綠色生產,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
多年來,巴彥淖爾市以“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為抓手,立足農業資源稟賦和農業基礎優勢,堅持把實施品牌發展戰略作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升全市質量發展總體水平的重要舉措,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積極探索完善品牌培育和發展的工作機制,創建形成了一大批質量效益好的品牌產業、產品和企業,農業產業經營呈現出整體運行平穩、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高、經營水平不斷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全市的名優產品不僅有了“身份”,更提高了“身價”,優質綠色農畜產品的品牌底氣十足。
圍繞“天賦河套”品牌建設,巴彥淖爾市委、政府構建了一整套制度體系,探索形成品牌發展的長效機制。
首先,加強組織保障。巴彥淖爾市成立綠色產業統籌發展辦公室,作為品牌業務主管部門,統籌推進農牧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在市場端,成立國有獨資企業內蒙古巴彥綠業(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市場化運營“天賦河套”品牌,架起了政府、企業、經營主體之間的橋梁。
其次,制定戰略規劃。巴彥淖爾市委托浙江大學編制《巴彥淖爾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確立“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核心價值為“唯一、獨特、卓越”,其內涵則是打造品牌農業城市名片,輸出巴彥淖爾市多元文化。
再次,加強制度建設。巴彥淖爾市制定了《關于推進“天賦河套”品牌建設的實施方案》等制度,編制中長期發展規劃、行動綱領,提出戰略目標、主要方向、具體措施等,把品牌建設細化到機構設置、規劃引領和制度文件上,為品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至此,一套“政府主管、專家規劃、國企運營、制度護航”的“天賦河套”品牌管理模式構建完成。
為保障河套優質農畜產品品質如一,巴彥淖爾市全力打造“天賦河套”優質產品供應基地,采用“標準+基地+控防+追溯”的發展模式。
“標準”即全過程應用“天賦河套”團體標準。建成8500平方米的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國家級標準化實驗室,共獲得CNAS認可項目158項,可檢驗691個參數。建成600平方米的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巴彥淖爾市“天賦河套”聯合質量管理中心,發布“天賦河套”品牌團體標準白皮書38個品類、94項次。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