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當2500年前的《詩經》攜著溫婉動人、通體詩意的白露,降落在太陽黃經165度時,秋天的第三個節氣,在“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的恬靜淑美中,裊裊婷婷來到華夏大地。
潔白無瑕的露珠是在寂靜的夜晚降臨的,沒有暴雨的喝彩,沒有雷電的鼓掌,靜悄悄地綴于草尖,躺于葉片,伏于花瓣,像滾動的珍珠,似閃爍的繁星,在清風中搖曳著晶瑩。“入夜飛清景,凌晨積素光。”白露是熱與涼的分水嶺。冷空氣頻繁出擊,溽熱完全退場,秋天的版圖自北向南漸次拓展。此時,寒氣開始增長,陰氣開始上升,早晚涼意漸濃。
“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白露時節,秋高氣爽,美輪美奐。美在藍天如洗,美在秋水如碧,美在露珠如玉。白露所觸之地,草木將黃未黃,花葉將落未落,天地間一派清爽,處處皆是宜人的景色。放眼神州大地,遍地高粱如火,四野棉花像云,漫山樹葉似蝶。大豆咧開了嘴,玉米敞開了懷,稻穗笑彎了腰。叢林、灌木、勁草,成堆成簇,如煙如織;稻香、瓜香、果香,馥郁流淌,似蜜似餞。峰巒森郁、平疇纖秾、錯落有致、濃淡相宜的秋景,如一桶五色顏料潑灑在仲秋時節,構成一幅秋影如詩、詩中有景的旖旎畫圖。
“白露天氣晴,谷米白如銀”,是說白露時節東北、西北地區已進入收割谷子、高粱、大豆等農作物時期,煦色韶光為秋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華南一帶,白露時節卻秋雨纏綿,夏玉米、晚稻等處于灌漿成熟期。“白露白茫茫,谷子滿田黃”“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等農諺,凝結著古人的智慧,成為種植、管理、收割農作物,預測天氣變化的圭臬。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白露節氣拉開了秋收的序幕。晶瑩剔透的露珠映出秋實的碩美與豐盈,看大雁南飛,賞黃花羞澀,觀碩果累累,內心油然生出“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的感慨。白露時節,河套地區的農作物已經成熟,秋收,一片繁忙。廣袤田野,玉米露出金燦燦的笑容,列隊受閱;辣椒染紅鄉村的時光,采摘出售如火如荼;葵花插盤收割,農人笑靨璀璨,到處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方其時,春天的萌芽長成秋天的成熟,夏天的熱烈變為秋天的溫煦,綴滿枝頭的各種碩果在白露時節更顯成熟。河套的大小果園,正被秋風暈染成斑駁陸離的世界;五彩果實飄逸著馨香,讓人垂涎欲滴,游人紛紛前來觀賞、采摘。橙黃的香水梨在枝葉間招搖著熟稔,羞赧的蘋果梨墜枝折丫,紫色的西梅圓潤鮮嫩,玲瓏的沙果子甘甜爽口……經白露浸潤的果實皮嫩肉厚、甜如蜜汁,咬一口唇齒留香。
暄氣初消,皎月高掛。“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秋天是一位豐腴成熟的美少婦,渾身散發著芬芳氣息,在白露時節更是嫵媚優雅。“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相對于春的嬌嫩,成熟的秋更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最明顯的是草木凸顯多彩的色澤。黃色的金葉榆熠熠生輝,托舉著燦爛和高貴。嫩黃色的柳葉“秋風一披拂,策策鳴不已”。最為壯觀、撼人心魄的要數白楊樹葉,經過霜露浸潤,顏色漸變,若金色的火焰燎原,宛橙色的云朵騰空,成為街道、田疇的一道灼人眼目的風景線。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當百花幾近凋零時,菊花這位隱士在萬里霜天獨自盛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孤標傲世的秋菊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詠嘆。這里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寧靜悠遠;有“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的優雅溫暖;有“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的堅貞不屈……
低頭看露,抬頭望鳥;目送歸鴻,手揮五弦。時光流轉至白露,大鴻小雁去南洲;舊時玄鳥都歸去,教令諸禽各養羞。我們的先祖通過長期觀察,總結出白露有三候。
一候鴻雁來。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鴻雁于飛,肅肅其羽。“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孟浩然的詩句描述了鴻雁南遷的景象:樹葉飄飛的時候,鴻雁開始遷徙。眾雁飛過襄水,朝著溫暖的目的地飛翔。它們無畏風雨,不懼駭浪,道阻且長,行而不輟。
二候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鳥。《楚辭·離騷》王逸注:“玄鳥,燕也。”玄是黑色的意思。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鳥解見春分(春分初候,玄鳥至;燕來也),此時自北而往南遷也。”
三候群鳥養羞。“羞”同“饈”,乃美食也。“養羞者,蓄食以備冬﹐如藏珍羞。”當鴻雁、玄鳥等候鳥感知冷空氣將要來臨,成群結隊向南遷徙,留鳥則開始忙碌貯存干果或谷粒,準備原地過冬。
白露時節,天氣是舒適瑰麗的。民間以多種風俗迎接白露節氣的到來。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描繪出絕美的冰露與美顏相融的場景,給人無限遐想空間。《本草綱目》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百草頭上秋露,未晞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時節最特別的一種儀式。
品白露酒。“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白露當天晚上,在外漂泊的游子坐在桌前,斟滿白露酒,一邊品嘗,一邊賞月,陶醉在濃濃的鄉愁里。
除此之外,飲白露茶、祭禹王等民間風俗,也在一些地方盛行。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段時間,也是一年中最美最舒適的時節。按照古人的說法,“大抵早溫,晝熱,晚涼,夜寒,一日而四時之氣備”,猶如一天中寒來暑往,四季輪回。民間有“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白露不露,長衣長褲”等說法。關切的話語都在提醒人們,白露時節,務必注意適當保暖,以免著涼感冒。
浩宇晴朗,田野輝煌。我本無意惹驚鴻,奈何驚鴻入我心。認真賞讀物境秀、情境幽、意境雅的白露,讓人感悟,這清清爽爽、樸樸實實的節氣,既美在居家的三餐煙火,更美在五谷蕃熟、穰穰滿家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