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和正在演奏
布和舉行馬頭琴專場音樂會
9月6日,“石榴花開·籽籽同心”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一行來到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新華街街道古城社區,一陣悠揚的馬頭琴聲傳來,琴聲如泣如訴,時而婉轉低吟,時而高亢激昂,讓人忍不住駐足。拉馬頭琴的小伙子叫布和,是集寧烏蘭牧騎的隊員。在他的面前,放著一封塑封好的信件,這封信的背后,還有一段溫暖的故事。
結對幫扶的緣分
布和于1992年出生在原烏蘭察布市達茂旗(后劃歸包頭市)滿都拉蘇木額爾敦敖包圖嘎查一個普通的牧民家庭。
他在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北京英達物業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單位員工對全校40余名學生“一對一”資助,為每一位學生每年定制一套校服,免費提供小學期間的課本、書籍和書包、作業本等學習用具。“啟動儀式那天,資助人組團來到學校,唯獨我的資助人因工作忙沒有來,看到旁邊小朋友都有資助人領著,還有各種各樣的禮物,我心里難免有一些失落。后來,老師讓每位同學給資助自己的叔叔阿姨寫一封感謝信。因為我不知道資助人的性別,就去問老師,班主任看了一下名字‘唐國晶’,說‘估計這是個叔叔’?!辈己驼f,就這樣,他提筆給這位“唐叔叔”寫了一封信表達感謝。
沒過多久,北京的叔叔阿姨為孩子們定制的校服到了,給布和校服隨同寄來的還有一個大大的包裹和一封回信。原來,資助他的是一位阿姨。唐阿姨在信中鼓勵他要好好學習,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就寫信告訴她。布和興奮地拆開包裹,里面有新穎別致的鉛筆盒、一整套畫筆、畫板和一疊書畫紙,還有一大堆零食。他沒想到,只是在感謝信中隨口提了一句自己愛好畫畫,唐阿姨就給他郵寄來這么多東西。
信件隨身攜帶
“得知你的學習很好,我非常高興,希望你繼續努力,以優異的成績升上中學。你在信中提到喜歡畫畫,如果你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就努力去學、去畫吧……”布和拿起塑封好的信給記者看,落款時間寫著2005年5月11日。這封信他已經保存了19年。
布和回憶,春去秋來,直到小學畢業,唐阿姨也沒有來到學校,這封信成了他與唐阿姨唯一的一次語言上的交流。無論走到哪兒,布和都一直把它帶在身邊,時不時拿出來翻看一下,提醒自己不能忘記感恩。2012年,布和以優異的成績從烏蘭察布市藝術學校畢業并順利留校擔任馬頭琴專業老師,彼時這封信已經有些破損,為了更好地保存,他將信進行了塑封。
回信
參加工作后,想要與唐阿姨見面的想法愈發強烈,他想當面告訴她,他沒有辜負她的期望,已經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2014年底,布和通過網絡搜索找到北京英達物業有限責任公司,他打去電話:“我是來自內蒙古的布和,當年你們公司的唐國晶阿姨資助過我,我想見見她。”但令布和沒想到的是,對方簡單說了兩句就掛斷了。
“對方可能誤以為是詐騙電話,接線的工作人員明顯很敷衍。”布和說,他第二次又打去電話,鄭重表達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對方轉達給唐阿姨。當布和第三次給北京打去電話后,聽筒里傳來一個中年女性溫婉的聲音:“你是布和嗎?”布和一下愣住了。
他試探地問道:“您是唐阿姨……”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積淀了十多年的思念洶涌而來,卻找不到出口,他一下子不知該說些什么,哽咽地說道:“唐阿姨,我總算找到您了!”唐國晶在電話中詢問了布和的生活和工作情況,還囑咐他照顧好自己。那次通話十分短暫,但布和知道,資助他的阿姨終于找到了。
雙向奔赴的愛
2015年春節過后,布和接到與古箏老師安紅梅帶學生到北京演出的任務。北京,這是他向往了很久的地方,這里有他一直掛念的唐阿姨?!鞍⒁?,我二月中旬要去北京演出,我想見一見您,您有時間嗎?”布和給唐國晶打去電話,心中充滿著期盼。
“阿姨這一段時間不忙,我也想看一下長大的小布和是什么樣的?!睂τ谔茋碚f,她也同樣期盼著此次見面。
北京首場演出結束后,布和邀請同行的安紅梅老師和他一起前往與唐阿姨約定的地鐵口。出了地鐵口,布和來回張望。突然身后傳來一名中年女性的聲音:“布和?”
布和猛地回過頭:“您是唐阿姨?”
布和在心中曾經無數次想象過他和唐阿姨見面的場景,但電視劇中相擁、淚奔的橋段并沒有上演,他靜靜地望著眼前的唐阿姨,已是中年的她不見一絲白發,清爽白皙的面龐也正面帶微笑看著他。
“阿姨,您和我想的一模一樣。”布和冷不丁冒出這樣一句,讓安紅梅老師和唐國晶忍不住笑了起來。
布和與他的“北京媽媽”(右一)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兩人并不覺得生疏,唐國晶摸著布和的頭說:“不過你倒是長高了許多,胖胖的樣子還和小時候一樣?!辈己腿滩蛔柕溃骸鞍⒁蹋娺^我小時候的樣子?您也沒去過我們學校呀?”唐國晶笑著說:“我讓同事拍過你的照片,現在你除了拉馬頭琴還畫畫嗎?”
“阿姨,您還記得?我早已經不畫了?!辈己驼f著,欣喜地拿出自己從內蒙古帶來的各種奶食品、牛肉干送給唐阿姨,連同那封塑封的信。當唐國晶看到自己寫的信時愣了一下,她沒想到一封簡單的回信被布和珍藏了這么久,忍不住紅了眼眶。布和也趕緊轉過身去,悄悄地擦掉眼淚。
布和告訴記者,那次見面,他們相談甚歡,唐阿姨還請他吃了北京烤鴨。此后,布和和唐國晶成為了沒有血緣的親人。他總說,唐阿姨是他的“北京媽媽”。凡是布和的大事總能看到唐國晶的身影。2016年,布和在烏蘭察布市舉行個人馬頭琴專場音樂會,唐國晶還和丈夫一起來觀演。而布和也時常惦念他的“北京媽媽”,經常微信電話問候,只要有機會到北京,就一定去看望唐阿姨。文·攝影/草原云·正北方網記者 張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