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干旱了半年的天氣終于在夏天發焦的尾巴上下了幾場雨,而且雨露均沾,焦渴的烏拉特草原也得到了酣暢淋漓的滋潤。于是,每天在問草原那邊的友人:草原綠了嗎?草原綠了嗎?終于,微信中傳來了誘人的圖片,友人坐在碧綠的草地,碧綠的草地上開滿了鮮花,關鍵是發出了真誠的邀請:趕快來吧,美景等著你的美文。前段時間還枯黃的草原蒙太奇般變換為仙境,牽拉出我強烈的迫不及待。厭倦了無限循環的日常,總想把心身放空在大自然。要說生活在濃縮中國西部景觀的磴口還是比較幸福的,不到十公里的范圍內就可以飽覽黃河的壯闊,親近湖水的澄澈,放飛沙漠的浩瀚……不到百公里的范圍內,就可以置身陰山,探秘秦漢長城古塞,對話萬年巖畫,體驗人根峰、夢幻峽谷自然奇觀的震撼……只是距離草原有點遠了,距離決定了新鮮感,200多公里外的烏拉特草原就是我每年的期待。
橫跨河套平原腹地,京藏高速路邊挺立的白楊、金燦燦的向日葵、無邊的青紗帳紛紛撫摸了我美好的心情向后退去,然后向北進入烏不浪口穿越陰山,直奔美麗的海流圖小鎮。海流圖的美就在于東南西北放眼都是草原,夏天的空氣除了清新就是涼爽。我們上次看草原走的是西北線,這次走東線,同樣是滿眼的綠色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和藍天白云交匯于天際。
還是要感慨,草原上的牛馬羊是多么的幸福,水草豐美,悠閑自在。有了它們的點綴,草原才更顯靈動。
扎蒙花,烏拉特草原的主角,花朵美麗而純樸,不擇條件,只管綻放,讓碧綠的草原變成花的原野。
融入草原的懷抱,鏡頭永遠裝不下草原的遼闊和美好的心情。
草原花正開,繁星點點,芬芳四溢向天涯。
第一次走近蕎麥花,蕎麥是烏拉特中旗優質的旱地作物,可降糖、降脂、止咳、平喘、抗炎,是保健養生者的最愛。
在草原上遇見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忽熱古城,這座古城始建于西漢時期,歷經北朝、唐、宋、西夏等歷史階段。
古城面積近1平方公里,東南西均留有城門。再往里走,看到位于東城門的甕城全貌,甕城是古代城池主要的防御設施,設于城門外,敵人進城門必得通過甕城,進入甕城就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遠處隱約可見的是西城墻,滄海桑田,城內平坦的地勢一度曾成為農田,由于文物保護,禁止了耕種,當初城內的人來人往又變成了黃牛悠閑的牧場。
當年的宮殿區化為了歷史的煙塵,只能立牌為證。
陌生的來訪者引起了小牛犢的警覺,在它的眼里我們不會是尋城的士兵吧?
每一段殘存的城墻都有長篇的歷史訴說,令人不由得駐足凝眸,不愿離去。
今天的棧道并行于古老的城墻,與歷史同行,一直走下去,或許會有時光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