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校設置了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設施齊全的實驗室、特教資源室、創意編程室、科學DIY實驗室等等,這些設備的更新為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專用教室的設置讓我們的教學更加高效,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現在的孩子們真的很幸福,能在這么好的環境中學習成長。”近日,烏拉特中旗第一小學教師王崢峨感慨地說。
有31年教齡的教師王崢峨,親身經歷了烏拉特中旗教學水平、教育質量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簡陋教學條件到如今的現代化教育環境,她見證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教育變革。
近年來,烏拉特中旗從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到師資隊伍的培育,從課程體系的豐富完善到教育公平的全力推進,以堅定的決心和扎實的行動,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目標邁進。
義務教育設施日益完善
投資3.5億元,夯實校園基礎建設。為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烏拉特中旗始終堅持小旗縣辦“大”教育,小財政辦“好”教育的理念,優先保障教育投入,自 2019年以來,累計投資3.5億元實施教育建設項目,規劃新建了第一幼兒園、第三幼兒園、第三小學、第五幼兒園、川井國防教育實訓基地等,還實施了第一小學音美教室綜合樓、多所學校的室內體育館以及塑膠操場建設項目,真正實現了城鄉學校辦學條件標準相同、同步投入,教育投入創下歷史新高。
“五育并舉”, 注重學生內涵發展。教育的發展不僅體現在硬件設施的更新換代上,更體現在教學課程的日益豐富。烏拉特中旗各學校堅持“五育”融合發展,開齊開足開好音體美勞課程,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推進素質教育。書法、繪畫、音樂、體育等特色課程豐富多彩,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此外,嚴格落實“雙減”政策,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嚴格實施劃片招生、陽光分班,加強對貧困學生、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的關愛和幫扶,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優質的教育。截至目前,烏拉特中旗的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初中三年鞏固率100%,實現全旗義務教育階段“零輟學”工作目標。
素質提升,讓每一位教師都出彩。從 2016 年起,烏拉特中旗啟動了“百名骨干教師”工程。通過面向全旗公開選拔100 名旗、校兩級骨干教師。由他們成立了骨干教師工作室,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進行現場指導、開展師徒結對以及實施青藍工程等多種形式,不斷加強骨干教師團隊的培育與建設。“骨干教師們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來的經驗和方法,從如何設計一堂生動有趣的課程,到怎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從如何精準把握教學重點難點,到怎樣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在他們的帶領下,我的教學水平有了質的飛躍。”烏拉特中旗第二小學年輕教師徐睿嶸激動地說。
結對共建,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為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引進海亮教育集團,啟動烏拉特中旗海亮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區項目。以第一中學為核心校、第二中學為成員校,構建起一體貫通的合作辦學模式,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與協同發展。烏拉特中旗還與北京豐臺區中小學、包頭二十九中、包鋼實驗小學等周邊名校展開深度合作辦學,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模式和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廣泛應用,為教育質量的提升注入了強大動力。
積極探索“城區+鄉村”“名校+弱校”一體化發展新思路,大力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模式。按照地理位置相對集中的原則,將旗直中小學和基層中小學進行結對共建,實現教師資源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