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拔、當天裝、當天用”“無痛拔牙、一次解決所有問題”……據報道,部分口腔醫療診所在宣傳時信口雌黃,治療時“多拔多種”,一些老年人很容易落入不良口腔醫療機構的陷阱。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老年人對這句話體會更深。一些口腔醫療機構趁機打出廣告忽悠:“全口拔牙、當天種植”“上午種牙下午吃肉”。據報道,這些不良機構先是以“免費檢查”“低價體驗”吸引老人,再通過增加服務、添加耗材、捆綁消費等手段收回成本;給出的治療方案模糊、搖擺不定;有的機構甚至哄著老人連好牙都拔。前不久,浙江一老人一次性拔掉23顆牙,同日種植12顆牙,隨后疼痛不止,13天后心臟驟停死亡。據媒體報道,一位老年患者到醫院要求拔掉全口29顆牙齒。拍片后,接診醫生明確告訴老人,拔一顆牙就行。接診醫生再次見到那名老人時,發現她的牙齒已經全部被拔掉了,一問得知,她是回老家時去一家口腔診所拔掉的。裝了全口假牙后的老人,身體一直不舒服、食欲不振,瘦得完全脫了相。口腔醫療行業存在的亂象,由此可見一斑。
現代口腔醫學講究除智齒外,牙齒能留則留;即便非拔不可,一般每次最多只能拔十多顆牙,還得考察診所及醫生的資質、水平,考慮患者的身體承受能力。普通人尤其老人欠缺專業知識,往往病急亂投醫。部分口腔醫療機構之所以“多拔多種”,無非是遵循“多種才能多掙錢”的邏輯,而不是從病患實際需要出發。老人患牙病本來就苦不堪言,再經醫療機構一番折騰,不僅花了冤枉錢,還可能帶來更大的健康隱患。
夸大治療效果、誤導消費、賺黑心錢的口腔醫療機構,嚴重違背職業道德、侵害患者合法權益,同時加劇市場劣幣驅逐良幣。不僅給口腔醫療行業抹黑,也涉嫌違反多項法律法規。要特別指出的是,口腔醫療機構坑騙的大都是老人。
口腔診療亂象由來已久,是行業之痛,更是社會之痛。“老掉牙”的問題久治不愈,既說明行業缺乏自律,也表明監管和治理不力。看病種牙的專業門檻頗高,治理口腔診療亂象僅靠患者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太現實。口腔醫療行業要醫者自醫,加強行業管理,增強職業道德;監管部門更要“手到病除”,加強執法打擊力度。比如,循著種植牙夸大其詞、無處不在的廣告,找上門抓現行;敦促口腔醫療機構公開信息、治療方案、風險告知等內容;暢通舉報投訴渠道,為受騙病患撐腰等。監管多管齊下、多措并舉,才能形成有效震懾。
口腔醫療行業坑老,與齒內蛀蟲無異。拔除口腔醫療機構坑騙病患的“壞牙”,將醫德、仁心“種”進行業牙根,才能讓牙病患者少花錢少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