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蹬傘、魔術、頂碗、抖空竹……9月12日,由中國雜技家協會、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內蒙古文聯聯合開展的“中國雜技北疆行”2024“送歡樂下基層”學雷鋒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啟動,一場“驚險又奇美”的雜技盛宴在烏蘭恰特大劇院精彩上演。
演出在《雄獅送福》喜慶的鑼鼓聲中拉開帷幕。節目《蒲公英·遠方-蹬傘》充滿詩意之美,雜技演員一人蹬起15把傘;隨后的《攬夢擎天-搖擺高拐》中,演員在高達8米的倒立支架上完成多個雜技創新技巧動作;“金菊獎”獲獎作品《紙飛機-魔術》不斷變出的各種紙飛機,更是令人驚奇叫絕;接下來的《頂碗》《戲夢古今-空竹》《守望-綢吊》《玄·多維集體球技》《高椅》《魔術-光》《高車飛碗》《安代舞起來》等節目,演員們秀絕活、顯本領……臺下掌聲不斷,觀眾直呼過癮。“非常震撼!整場演出將雜技藝術與多種元素進行融合,不僅讓觀眾感受到了雜技藝術的魅力,更傳遞出滿滿的正能量。”市民呂曉霞說。
據了解,中國雜技北疆行匯集了北京、內蒙古、山東、江蘇、四川、遼寧等地演員,通過中華優秀傳統雜技藝術、現代魔術幻技傾心演繹時代巨變和多彩生活,演出薈萃了諸多曾獲國內外大獎的精品雜技魔術節目。《玄·多維集體球技》表演者、中國雜技團青年演員管利寅說:“這是我們在第43屆法國巴黎明日國際馬戲藝術節比賽榮獲金獎后,首次在國內大舞臺演出,我們在常規節目基礎上進行了創新,音樂、舞美也融合了中西方特點,希望能帶給內蒙古觀眾不一樣的視覺享受。”
內蒙古文聯黨組成員、秘書長貴羲之說:“今晚是中國雜技北疆行首場演出,我們還將在全區開展6場精彩演出,邀請全國多部獲獎作品進基層、走邊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把雜技文化送到百姓家門口,充分發揮雜技藝術新奇新穎、求新求變的特點,在溫潤心靈的演出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記者馬芳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