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首村歌,唱出農牧民的心聲,唱出鄉村發展的變化;一場場展演,唱響村歌樂民、村歌富民、村歌潤民的鄉村振興之路;一次次傳唱,讓村歌里的好品德、好作風沁入人心、融入生活,真正實現文明鄉風進萬家
飽含家鄉熱愛,聚焦幸福生活,憧憬美好未來……9月19日至21日,“村歌嘹亮”主題活動2024年全國集中展演舉行,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55支代表隊齊聚鄂爾多斯,一首首唱響時代主旋律、唱響鄉村振興的嘹亮村歌響徹大美草原。
“火紅的日子唱起來,唱出一片天地喜笑顏開;火熱的激情唱起來,村歌嘹亮唱響幸福未來……”一首首村歌,唱出農牧民的心聲,唱出鄉村發展的變化;一場場展演,唱響村歌樂民、村歌富民、村歌潤民的鄉村振興之路;一次次傳唱,讓村歌里的好品德、好作風沁入人心、融入生活,真正實現文明鄉風進萬家。此次“村歌嘹亮”以全國性活動加以開展,就是要積極打造全民參與、全民傳播的文藝品牌,提升新時代基層群眾的自豪感、幸福感、獲得感,弘揚時代新風,推進移風易俗,不斷夯實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基礎。
村歌何以嘹亮?在其品牌的塑造。早在2020年,內蒙古以“村歌嘹亮”為示范引領的“我們的美好生活‘9+N’”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項目,為鄉村搭起了文化大舞臺,讓農牧民當上了主角,有力提振了農牧民精氣神,探索出一條新時代文藝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短短幾年時間,全區已有近千個嘎查村(社區)跟進落地“9+N”模式,組織新創村歌500余首,廣受基層群眾歡迎。可以說,今天的“村歌嘹亮”,已成為內蒙古“我們的美好生活‘9+N’”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亮點品牌,是鄉村振興的一種標識,是文化自信的一種表達,是精神共富的一種符號。
村歌何以嘹亮?在其獨特的魅力。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杜爾伯特”組合獻上經典草原歌曲《贊歌》,他們身著民族盛裝、載歌載舞,深情歌頌偉大祖國;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春堆鄉卡東村合唱團演唱的《大家來慶賀》,淳樸清澈的歌喉充滿力量,把群眾的豐收喜悅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湖南省懷化市“月照侗音”合唱團演唱的《一路追光》曲調婉轉,唱出了侗族兒女對家鄉美好生態環境的贊美之情……“村歌嘹亮”就像一面面鏡子,折射出時代風貌、社會生活與百姓心聲,展現出活力滿滿、熱氣騰騰、其樂融融的各族人民幸福生活圖景。
村歌何以嘹亮?在其積極的實踐。從村歌大擂臺到全國集中展演,作為“強基工程——文藝助力基層精神文明建設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村歌嘹亮”始終聚焦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兩件大事,充分發揮凝心聚力、培根鑄魂作用,致力用文藝助力鄉村振興。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是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源泉。系統推進、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把內蒙古鄉村的歷史、人文、美景、生活和發展寫進歌里,打造推出一批有特色、接地氣、留得住的文藝精品,文化與鄉村振興的雙向奔赴、鄉村與藝術的珠聯璧合,必將釋放更多能量,為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實踐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有人說,村歌是用歌聲換心聲的歌。的確,以文化人,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把藝術的舞臺放到鄉村,讓文藝的資源創造價值,不斷探索文旅融合、農藝融合新業態新模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精彩的文體活動、更豐厚的精神滋養,“村歌嘹亮”一定能唱遍鄉村、唱響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