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起草了《防范外賣餐飲浪費規范營銷行為指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結合網絡餐飲行業特點,緊緊圍繞遏制外賣餐飲浪費的重點、痛點、難點問題,從規范外賣餐飲行業的營銷行為入手,將反食品浪費舉措落實到業務全流程的各環節。
如今,外賣已走進千家萬戶,成為許多人解決吃飯需求的重要選項。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5.45億人。迅速發展的外賣行業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逐漸成為食品浪費的“重災區”。今年上半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聚焦外賣餐飲浪費問題強化監管執法,監督檢查平臺企業、外賣商家85.5萬家,整改問題6.9萬個。這充分表明,防范外賣餐飲浪費迫切而必要。
我國反食品浪費法明確規定,餐飲外賣平臺應當以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餐飲服務經營者通過餐飲外賣平臺提供服務的,應當在平臺頁面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分量、規格或者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從現實看,外賣浪費之所以頻頻出現,往往與過度營銷有重要關系。一些外賣平臺為提高銷量和降低配送成本,普遍設置了較高的起送額度,還推出各類優惠活動,如滿減機制、折扣紅包、加1元多買一件等,有的甚至大搞直播以吸引消費者下單。然而,消費者隔著屏幕點餐,難以直觀感受餐食分量大小,許多用戶為了達到滿減條件,不得不超量下單,這不僅增加了經濟支出,而且無形中制造出一個個浪費驚人的“剩宴”。毫不客氣地說,外賣平臺推出的一些營銷活動,表面上是給消費者送實惠,但實質上難掩誘導式營銷之嫌,更是在無形中加劇了食品的浪費。
在杜絕餐桌浪費越來越成為共識的背景下,必須及時對誘導式的營銷活動進行糾偏。此次《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多項針對性措施,如合理設置起送價格,優化滿減優惠機制,不得制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直播或者音視頻信息等。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規范外賣平臺的營銷行為,引導商家關注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讓“指尖上的訂單”更趨合理。
網絡餐飲平臺一頭連接廣大商家,一頭連接千家萬戶,在反食品浪費中承擔著重要責任,必須緊緊抓住這個“牛鼻子”,使其在遏制“指尖上的浪費”中有更大作為。《征求意見稿》督促網絡參與平臺要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一方面引導平臺進一步優化規則協議,優化餐品信息展示方式等,讓外賣交易更規范合理,餐食分量、成分等信息更直觀呈現;另一方面強調建立健全外賣餐飲浪費評價評估機制,有效評估商家和消費者的浪費行為,推動反食品浪費源頭治理。
防范外賣餐飲浪費是制止食品浪費的重要一環,在有關部門常態化開展執法行動,加速規則落地實施,壓緊壓實平臺、商家防止餐飲浪費的主體責任的同時,也需要消費者牢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堅持按需點餐,踐行“光盤行動”,防止盲目跟風和過度消費。唯有多方協作,不棄微末,久久為功,才能真正規避餐飲浪費,讓每一份食品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實現糧食資源的高效利用。(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