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2日電 題:老年人沉迷霸總短劇,不容忽視
新華網記者 馬曉媛 劉揚濤
《閃婚老伴是豪門》《閃婚五十歲》《五十歲保姆嫁豪門》……最近,“霸總愛上我”的老年版微短劇不斷登上熱度榜單,引發社會關注。
有人擔心老年人沉迷霸總短劇傷財傷心又傷身:“一看看一宿,第二天說頭疼”“每天不停地刷短視頻,連飯都顧不上吃”“各種微短劇消費套路防不勝防”。
事實上,不單是微短劇,還有網絡直播、網絡打賞等,老年人過度沉迷網絡這一現象不容忽視,必須重視。
老年人沉迷霸總短劇也好,沉迷直播打賞也罷,背后是被忽視的精神需求。現實生活中,子女對老人的關心往往體現在身體健康方面,對于情感需求的關注相對匱乏;一些老年人缺乏自己的興趣愛好,“朋友圈”也小,難免孤獨寂寞。
霸總微短劇的出現恰好填補了空白。一些熱度較高的老年版微短劇,看似浮夸、離奇,甚至低俗擦邊,卻給老年人提供了情緒價值。
部分創作者看到了“銀發經濟”的潛力:誰能制作出貼近老年人的作品,誰就抓住了“流量密碼”。據報道,有微短劇公司已經把公司愿景改成了“中老年群體的造夢師”“中老年的娛樂迪士尼”。
銀發一族被市場“看到”,意味著會有更多“適老化”內容被開發,但豐富老年人精神世界,滿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應當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
今年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中提到,豐富老年文體服務,包括建設國家老年大學,發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學、廣播、影視、音樂、短視頻等內容行業,支持老年文化團體和演出隊伍交流展示,組織開展各類適合老年人的體育賽事活動等。從線上到線下,有很多辦法來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讓老年人“老有所樂”,為老年人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老齡文化產品和服務,是值得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的長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