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風電項目56萬千瓦全部落地烏拉特中旗石哈河鎮,配套生態治理11.2萬畝。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烏拉特中旗堅持因地制宜、科學施策原則,在不破壞或少破壞原生植被的前提下,采用免耕補播、施有機肥、圍欄封育等措施,改善草原生態質量。
堅持高位推動,狠抓項目推進。烏拉特中旗成立工作專班,健全檢查、驗收、監督、評估、審計等工作制度,強化設計、施工、驗收全過程管理,按日調度施工進展,確保項目規范有序建設。截至目前,完成免耕補播5.87萬畝、施有機肥2.5萬畝、網圍欄圍封83公里,動用裝載機98臺班、農用車76臺班、免耕機360臺班、拋肥機275臺班。堅持科學施策,提高治理成效。在保護原有植被、充分考慮區域生態承載力和水資源狀況的基礎上,根據項目區土壤、降雨量等條件及草原退化程度,因地制宜,通過“圍封禁牧+施肥”“圍封禁牧+施肥+補播”方式進行草原生態恢復。科學選擇適宜的沙生冰草、檸條錦雞兒等鄉土草種開展免耕補播,保證治理效果。堅持群眾受益,三生共贏發展。烏拉特中旗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生態治理項目涉及川井蘇木、新忽熱蘇木7個嘎查,項目的實施可改善項目區退化草原的生態環境,恢復土壤養分,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建設過程中,烏拉特中旗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模式,帶動當地農牧民參與工程建設并獲得勞動報酬,與周圍牧戶簽訂管護協議,按照每畝每年30元的標準支付管護費,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大幅提高農牧民生活水平。